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pdf

    • 资源ID:4454732       资源大小:80.2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pdf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并把这种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2. 了解“说”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并尝试运用。 3. 学会按照正确的格式创作书法作品。 4. 读懂积累一些古代的爱国名言。 教学重点 词句段运用(相同句式“说”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并积累一组爱国名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 2. 学习并运用说话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交流平台 1. 读下面两段文字,说说描写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特点。出示:【课件 2、3】 文段 1:为了拖住敌人, 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 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 次又一次地打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 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 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 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 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文段 2: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 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 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 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 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 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 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 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 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 的隆隆声。 2. 学生交流。 3. 教师总结评价,点拨指导: (1)这两段文字都是场面描写。(板书:场面描写) (2)文段 1 和文段 2 既有详细叙述又有概括叙述描写,这样的写作方法叫 点面结合。点,指的是对个别人或物的细致刻画;面,指的是全场情景的总的 描绘(面)。 (板书:点面结合) 4. 练习,认识“点”与“面”。 (1)请同学们把两个文段中“面”的描写部分用“”画出来,“点”的描 写部分用“”画出来。 (2)学生反馈练习情况,教师评价指导。 4. 小练笔拔河比赛片段。请同学们按一定顺序,点面结合来写一写拔 河比赛的片段,注意细节的刻画。 二、词句段运用 (一)相同句式 1.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出示:【课件 4】 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2.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3. 教师小结,指导: 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相同的句式。(板书:相同句式) 第一个句子中的两个“只听见”说明了会场的肃静,除了“炮声和许多旗 帜飘拂的声音”,再也没有其他声音。 第二个句子中的两个“是那么”突出了那里空气的清鲜、天空的明朗,别 处的都比不上。 4. 练习用相同的句式写句子。 (二)“说”的多种表达方式 1. 读句子,注意“说”的表达方式。 好啊!” 请。 2. 指名学生说一说,每个句子里“说”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3. 教师总结:如果对话都用“说”来表示,那就显得单调、枯燥。这几个 句子中分别用“赞叹、婉言谢绝”代替了“说”。还有的时候,先把语言写出 来,然后再交代说话者。还可以直接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也能表示。 (板书:“说”的表达方式) 写几个人物说话的句子,分别用上四种不同的对话表达方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按照正确的格式创作书法作品。 2. 读懂并积累一些古代的爱国名言。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书写提示 1. 谈话导入:我们要举行一次书法作品展览,把你优秀的书法作品展示给 大家看。大家愿意参加吗?(板书:创作书法作品) 2. 优秀作品欣赏。出示 【课件 5】优秀书法作品图片 3. 学生评价,说一说从作品图片中你有什么发现或收获。 (竖幅的作品从右往左写,署名在左下角;横幅的作品从上往下,署名在 右下) 4. 教师温馨提示: (1)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书写正确,字体规范。 (3)自我检视,不断提高。 4. 创作自己的书法作品,写一首自己积累的唐诗。可以先在草纸上练习几 遍,然后在书法纸上书写。 5. 班内作品展示。 二、日积月累 1. 出示名言警句,学生尝试读一读。 出示: 【课件 6-10】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2. 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 教师讲解: (板书:积累爱国名言) (1)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出自诸葛亮的 后 出师表,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 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 前夕给刘禅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白马篇,意 思是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突出表现了一种爱国情感。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这句话出自宋史李纲 列传上,意思是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 能让给别人。 宣和七年冬,金兵两路攻宋,昏聩无能的宋徽宗只好仓促让位钦宗, 慌忙出 逃镇江。李纲竭力反对南逃主张坚决抵抗。李纲奏言钦宗: “祖宗疆土 , 当以死 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钦宗听取了他的建议,把李纲提拔为兵部侍郎。 (4)“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意思是虽然自 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4. 再来读一读这些名句,相互交流,看谁读得最好。 5. 自己练习背一背,再抄写一遍,积累下来。 板书设计: 一、场面描写,点面结合 二、相同句式,“说”的表达方式 三、创作书法作品 四、积累爱国名言 教学反思 “交流平台”介绍了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方法。教学中我先出示了开 国大典和狼牙山五壮士这两篇课文中场面描写的部分,让学生自己读课 文,感受场面的壮观,懂得描写场面时要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词句段运用” 栏目提供了两部分内容,其一是相同句式的连用,其二是“说”的不同表达方 式;我都是让学生先感知,再讲解,最后学生练习,这样学生才能从感性上升 到理性,切实感受到运用这些方式方法的好处。“书写提示”栏目的教学,我 注意用网上优秀的书法作品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懂得行款的基础上 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日积月累”栏目让学生先感知名言,再听老师的详 细讲解,这样记忆就深刻一些。趁此机会,多读多写,日积月累的成效就会更 鲜明。 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了本科的教学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学生在自我感 知阶段进度不一,我只注意了部分优秀生的表现,忽略了学困生的困难,结果 少数同学因时间太短而没有什么感知,今后我一定注意到这一点。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pdf)为本站会员(tbuqq)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