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2020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第13讲 .pptx

    • 资源ID:4756644       资源大小:2.11M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第13讲 .pptx

    ,第13讲 种群和群落,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1.种群的概念和特征(a)。 2.标志重捕法(a)。 3.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曲线(a)。 4.种群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b)。 5.环境容纳量(a)。 6.种群数量的非周期性波动和周期性波动(a)。 7.种群数量波动的调节因素(a)。 8.群落的概念和结构(a)。 9.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类型(a)。 10.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a)。 11.顶极群落的概念(a)。,考纲要求,内容索引,梳理核心要点,排查易混易错,热点考向探究,01,梳理核心要点 SHU LI HE XIN YAO DIAN,1.理清种群数量特征间的相互关系,年龄结构,出生率,(1)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率等都是种群内 特征的统计值。 (2) 、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 ;大城市春节期间人口数量的决定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个体,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增长率,(3) 只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不影响死亡率。 (4)年龄结构是 的重要依据,但不能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5)有些昆虫(如蜉蝣和蝉),生殖前期特别长,生殖期极短,生殖后期 。对于人类来讲, 预示着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人口就会保持零增长。但保持替补出生率的人类种群的年龄结构 是稳定型。,性比率,预测种群发展趋势,等于零,稳定型,不一定,2.标志重捕法及其误差分析 (1)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的方法是 法。,标志重捕,(2)公式:种群数量N 。,(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3)统计值比实际值偏大或偏小的原因:关键是看重捕个体数比实际重捕个体数偏大还是偏小。标志重捕法误差分析如下: 统计值比实际值偏高 原因一:标记个体不易重捕,m值 。 原因二:标志物在调查期间脱落,部分被标记个体未被统计,导致m值偏小。 统计值比实际值偏低 原因一:标志物对个体会产生伤害,导致个体易被重捕,m值 。 原因二:标志物过分醒目,导致个体易被重捕,m值偏大。,偏小,偏大,3.种群的分布型、存活曲线 (1)种群的分布型 概念:分布型是指种群中个体的 格局。 类型:包括 分布(如橡树的种子)、 分布(如稻田插秧)、 分布(如玉米螟卵块在玉米田中的分布)。其中 分布是最常见的分布型。 (2)种群的存活曲线 概念:存活曲线是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 和死亡情况的曲线。 曲线绘制数据的收集方法:从至少观察 个新孵化幼虫或新出生个体开始,跟踪记录每个个体的 ,直至 为止。 曲线标识:存活曲线二维平面图的横坐标是 ,纵坐标是 。 类型:类型(凸形),如人类和很多高等动物;类型(对角线形),如水螅、一些鸟类和小型哺乳类动物;类型(凹形),如牡蛎和树蛙。,空间配置,集群,均匀,随机,集群,死亡过程,1 000,死亡年龄,全部个体死亡,年龄,存活数量对数值,4.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比较,(1)两种增长方式 A是 增长,此增长方式所对应的环境条件是 无限、 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种群数量的增长特点是以一定的 增长。,B是 增长,此增长方式所对应的环境条件是资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种群数量的增长特点是种群数量有最大值(即 )。 (2)阴影部分C的含义是环境阻力或因环境阻力而被 的个体数量。 (3)D点达到K值,又称 。,指数,资源,空间,百分数或倍数,逻辑斯谛,环境容纳量,淘汰,环境容纳量,(4)识图用图:对应指数增长的是 ,对应逻辑斯谛增长的是 。,甲、丁,乙、丙,提醒 种群数量增长中的2个误区 (1)误以为增长率就是增长速率。增长率是指一段时间结束时种群数量相对于初始种群数量的增加部分占初始种群数量的比例,种群增长率(NtNt1)/Nt1。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率。 (2)误以为环境容纳量是生物种群的最大值。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5.K值与K/2值的分析与应用 (1)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 附近上下波动。 当种群数量偏离K值的时候,生态系统会通过 使种群数量回到范围内。,K值,负反馈调节,(2)K值与K/2值的应用,方法技巧 三种“S”形增长曲线表示方法的解读,(1)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2)t1t2,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3)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6.种群数量的调节 (1)调节类型: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有 因素(包括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和 因素(包括 调节和 调节)。 (2)外源性调节因素: 是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特别是极端的_ 。此外, 也是调节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 (3)内源性调节因素: 对种群密度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而由于社会压力加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的 被称为 调节。,外源性,内源性,行为,内分泌,气候,温度和,湿度,食物,领域行为,内分泌失调,内分泌,7.群落的三种结构及影响因素 (1)垂直结构:判断依据是一个群落内垂直方向上的“ ”现象。 主要影响因素:陆地群落:植物分层光强度,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_ 条件;水生群落:主要是由 、 和 决定的。 (2)水平结构:判断依据是水平方向的配置状况,常呈集群分布或表现为斑块状镶嵌。影响因素包括光强度、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3)时间结构: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 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群落物种组成的_ 变化和 变化都很明显。植物与传粉动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决定群落的季节性。,分层,食物,光的穿透性,温度,氧气,时间,昼夜,季节,提醒 有关群落结构的易错点 垂直分布垂直结构 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群落)分布不同。如: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属于四个不同的群落垂直分布。 群落的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指同一个群落内不同物种的配置情况,包括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因素:阳光)和动物的分层现象(决定因素: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8.群落演替和顶极群落 (1)“二看法”区分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原生,次,生,原生,次生,(2)顶极群落 含义:一个群落经过长期的演替,最终与当地的 和 处于 的状态,演替所达到的这个最终平衡状态就叫顶极群落。 决定因素:主要是由 和 决定。 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 。,气候,土壤条件,平衡,平均温度,年降雨量,顶极状态,提醒 有关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的5点提醒 (1)群落的空间结构指的是群落中以种群为单位的空间配置,而非同一种群中不同个体的空间配置,所以“麦田中的小麦整齐一致”并非群落的结构特征。 (2)每一群落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所以无论是草原还是森林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3)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完全取而代之,某物种在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优势消失并不意味着该物种灭绝。 (4)群落演替类型的主要区别在于起点不同,另外原生演替历时漫长,而次生演替历时短,但最终是否能够演替为森林,要看环境条件。 (5)演替不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要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02,排查易混易错 PAI CHA YI HUN YI CUO,1.关于种群的正误判断 (1)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将偏高( ) (2)年龄金字塔的宽度代表该年龄组个体数量( ) 提示 年龄金字塔的宽度代表该年龄组个体数量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3)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最大数量( ) 提示 环境容纳量是指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4)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 ) (5)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人口就会保持零增长( ) 提示 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时,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人口就会保持零增长。,×,×,×,(6)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种群个体数量在未来必将增加( ) 提示 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在未来不一定增长,因为种群数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若气候变恶劣,则种群的数量可能会下降。 (7)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 提示 调查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的种群密度时,都不适合采用标志重捕法。 (8)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 提示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不存在环境容纳量。 (9)不同种生物的K值各不相同,但同种生物的K值固定不变( ) 提示 同种生物的K值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10)在“S”形增长曲线中,当种群数量超过K/2后,种群增长速率减慢,其对应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 提示 其对应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11)动物的领域行为会导致种群的分布型为集群分布( ) 提示 动物的领域行为会导致种群的分布型为均匀分布。 (12)人类的存活曲线为凸形,可以反映人类的死亡年龄分布状况( ) (13)同种母鼠的竞争属于种群密度较高时的内源性调节因素( ) (14)非周期波动主要发生在比较单调的高纬度环境中( ) 提示 周期波动主要发生在比较单调的高纬度环境中。,×,×,×,2.关于群落的正误判断 (1)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 提示 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接受的光照等,故会影响其水平结构。 (2)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原生演替( ) 提示 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3)田间的玉米合理密植,有高有矮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 提示 田间的玉米为一个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特征。 (4)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5)荒漠中生活的动物往往有冬眠或者夏眠的生活习性( ) (6)影响森林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食物( ),×,×,×,(7)鹦鹉和猩猩等动物主要生存和分布的陆地群落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 提示 鹦鹉和猩猩等动物是热带雨林的特有动物。 (8)所有群落中的生物都呈集群分布或表现为斑块状镶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 ) 提示 陆地群落的水平结构很少是均匀的,大多数群落中的生物都是呈集群分布或表现为斑块状镶嵌,但沙漠里的灌木由于彼此竞争营养和水分倾向于均匀分布。,×,×,03,热点考向探究 RE DIAN KAO XIANG TAN JIU,解析 自然增长率越大种群数量增加越快,A错误; 性比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在生殖期最大,B错误; 种群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即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种群的数量不变,小于0时种群的数量才开始减少,C错误。,考向一 考查种群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1.(2018·浙江11月选考)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增加越快 B.性比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在生殖前期最大 C.自然增长率小于1时种群的数量即开始减少 D.年龄金字塔表示取样期间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的比例,1,2,3,4,5,6,7,8,9,10,11,解析 当空间、资源有限时,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A项正确; 林场空间、资源有限,老鼠种群的增长会由于密度增加而逐渐减慢,B项正确; 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由于鱼的大小不同等原因,单位水体中产量有可能相同,C项正确;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由于环境阻力逐渐增大,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D项错误。,2.(2018·全国,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的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1,2,3,4,5,6,7,8,9,10,11,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度 B.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比率(/)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3.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统计所捕获的田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1,2,3,4,5,6,7,8,9,10,11,解析 因土壤中小动物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物种丰度,A项错误;,1,2,3,4,5,6,7,8,9,10,11,标志重捕法理论计算公式为N ,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即m值偏小,N值会偏大,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高,B项错误;,通过两次捕获情况,不能确定该田鼠种群的性比率(捕获次数过少,偶然性较大),C项错误;,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 ÷2125(只/hm2),D项正确。,解析 信天翁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其出生率,A正确; 领域行为不会改变信天翁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 信天翁的种群存活曲线符合类型(对角线形),C错误; 1889年以来该岛上信天翁种群的生物量保持稳定,D正确。,4.(2018·台州模拟)栖息在某岛的信天翁从1889年以来一直稳定在4 000只左右。这种鸟需要911年才能达到性成熟,每隔2年繁殖一次,每窝只产一个蛋,亲鸟共同育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信天翁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其出生率 B.领域行为不会改变信天翁的环境容纳量 C.信天翁的种群存活曲线符合类型(凹形) D.1889年以来该岛上信天翁种群的生物量保持稳定,1,2,3,4,5,6,7,8,9,10,11,考向二 考查种群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5.(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 B.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C.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D.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1,2,3,4,5,6,7,8,9,10,11,解析 题中值当年种群数量/前一年种群数量,因此值大于1.0,种群数量增长,反之则减少。因此Ot1时,种群数量减少,A项错误; t2时值大于1.0,种群数量还在增长,B项错误; t3时种群数量多于t2时,故t3时种群内个体生存压力较t2时更大,C项正确; t3t4时,种群数量仍在增长,D项错误。,6.(2019·浙江嘉兴9月联考)某生态学家对某地社鼠种群数量进行连续调查,计算其值(当年种群数量/前一年种群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t1时,种群数量加速增长 B.t2时种群达到稳定平衡密度 C.t3时种群内个体面临的生存压力较t2时大 D.t3t4时,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1,2,3,4,5,6,7,8,9,10,11,7.如图为研究者将大量鸭子引入农田后,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坐标曲线图反映了存在着正反馈调节机制 B.N2最可能代表蝗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的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D.可判断猎物和捕食者的K值分别为N2和P2,1,2,3,4,5,6,7,8,9,10,11,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该坐标曲线图反映了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1,2,3,4,5,6,7,8,9,10,11,易混易错,有关K值的3个易错点,(1)K值是可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达到一个新的K值,如图甲所示。,(2)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是可变的,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 (3)图乙模型中:猎物种群数量超过N2,则引起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捕食者种群数量超过P2,则引起猎物种群数量减少,两者相互作用,使猎物和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分别在N2和P2水平上保持动态平衡。从而判断猎物和捕食者的K值分别为N2和P2。,1,2,3,4,5,6,7,8,9,10,11,考向三 考查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8.(2019·浙江绿色评估联盟10月联考)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数量保持不变 B.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的稀疏分布属于群落水平结构特征 C.通过年龄结构图可以得知每个年龄组的雌雄个体比率 D.水生群落的垂直结构由光照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解析 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不是保持不变,而是在K值上下波动,A项错误; 水稻属于种群,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的稀疏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B项错误; 通过年龄结构图可以得知每个年龄组的雌雄个体比率,C项正确; 水生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D项错误。,1,2,3,4,5,6,7,8,9,10,11,A.在2003 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 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9.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的海拔高度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解析 影响b、c处植物种类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照,A项错误; 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由于地形的起伏引起不同高度的山坡上温度不同造成的,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项错误; 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在陆地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但是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影响形成的,D项错误。,1,2,3,4,5,6,7,8,9,10,11,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曲线为次生演替,可表示森林火灾前后的演替过程,曲线为原生演替,可表示发生在火山岩上的演替过程,A、B项正确; 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物种组成在不断发生改变,图中M、N点处的物种数目相同,但物种组成不同,C项错误; (次生演替)的演替速度明显快于(原生演替),D项正确。,10.下图中两条曲线表示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可表示森林火灾前后的演替过程 B.曲线可表示发生在火山岩上的演替过程 C.M、N点物种组成不会发生改变 D.类型的演替速度明显快于类型,1,2,3,4,5,6,7,8,9,10,11,11.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就不再进行了,此时所达到的最终平衡状态就叫顶极群落,顶极群落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决定。下列对顶极群落的理解有误的是 A.群落演替的终点是顶极群落 B.若没有外力干扰,顶极群落将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C.达到顶极群落时的生态系统比演替早期时的恢复力稳定性强 D.形成哪种顶极群落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1,2,3,4,5,6,7,8,9,10,11,解析 演替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不会无休止地延续下去,一般来讲,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了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即顶极群落,演替就不再进行了,A项正确; 只要不受外力干扰,群落就会保持相对稳定,B项正确; 达到顶极群落时的生态系统比演替早期时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恢复力稳定性弱,C项错误;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顶极群落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决定,即形成哪种顶极群落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1)判断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 从起点上判断 原生演替的起点为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次生演替的起点为失去了原有植被的环境。 从时间和速度上判断 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的是原生演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的是次生演替。,方法技巧,(2)群落演替的方向和结果分析 把握群落演替的方向 a.自然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b.最终的演替结果主要由演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决定。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很难形成森林。 预测群落演替的结果 a.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b.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c.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的变化,使群落抵抗干扰的能力越来越强。,1,2,3,4,5,6,7,8,9,10,11,

    注意事项

    本文(2020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第13讲 .pptx)为本站会员(白大夫)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