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19-2020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与测评:4.3 群落的结构 Word版含解析.pdf

    • 资源ID:4823994       资源大小:582.7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2020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与测评:4.3 群落的结构 Word版含解析.pdf

    第 3 节 群落的结构 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B群落包括该区域内的所有动物和植物,不包括微生物 C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 答案 B 解析 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动 物、植物、微生物等,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A、C 正确,B 错误;一个群 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D 正确。 2如图表示从南极经过赤道到北极,在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 趋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变小 B该现象表明某个地区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光照条件 C随纬度升高,物种丰富度逐渐变小 D如果环境严重受污染,生物多样性很可能升高 答案 C 解析 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物种丰富度变大,A 错误;由图示可知物种丰富 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条件, B 错误 ; 如果环境严重受污染, 生物多样性会降低, D 错误。 3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 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 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 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 C按蚊幼虫和藻类是捕食关系 D鱼类和按蚊幼虫是捕食关系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断定疟原虫与人为寄生关系,A 正确;疟原虫也可以 感染按蚊,则疟原虫与被其感染的按蚊间为寄生关系,B 错误 ; 按蚊幼虫以藻类为 食,二者是捕食关系,C 正确;鱼类以按蚊幼虫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D 正确。 4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 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 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答案 C 解析 据图分析,甲、乙两种群存在捕食关系,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 (浮游动物)。丙为专食浮游动物的鱼,所以,乙、丙两个种群的数量首先减少,最 终仅剩的一定为甲种群。乙、丙都为消费者,在需氧等方面存在竞争关系。 5如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小麦与杂草 B为大小两种草履虫 C为大豆与根瘤菌 D为 HIV 与 T 细胞 答案 A 解析 小麦与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而不是捕食关系,A 错误;大小两种草履 虫属于不同种生物, 共同生活在一起, 为争夺营养和空间而发生竞争关系, B 正确 ; 大豆与根瘤菌属于共生关系, 对双方都有利, C 正确 ; HIV 与 T 细胞属于寄生关系, HIV 利用 T 细胞的物质进行大量繁殖,并造成 T 细胞的裂解死亡,D 正确。 6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有关 B群落中动物的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C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D群落中植物的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答案 B 解析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有关,A 正确;群落中动物的 分布受栖息条件和食物来源等影响,所以动物的水平分布不一定均匀,B 错误 ; 群 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C 正确 ; 群落中植物的水平分布受地形等因 素的影响,D 正确。 7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答案 C 解析 植物分层现象是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光照 等环境资源, A 正确 ; 影响植物分层的因素除光照外, 还有温度、 湿度等其他因素, B 正确;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土地,有效利用光能,同时也可以增加对二氧化碳的 吸收,增强光合作用,不是依据植物的分层现象,C 错误 ; 依据植物分层现象可以 进行间作套种,获取单位面积的最大产量,D 正确。 8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下列研究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 A青藏高原上藏羚羊每年死亡的个体数 B我国沿海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 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我国东北到海南的木本植物的丰富度 答案 A 解析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仅有群落的丰富度,还有群落中的优势种、 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种群中的死亡个体数属于种群 水平上的问题。 9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 来临时,鸟惊飞,鳄鱼逃走。下列有关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 A敌害与鳄鱼之间属于捕食关系 B鳄鱼与小虫之间属于寄生关系 C鳄鱼与小鸟之间属于种间互助关系 D小鸟与小虫之间属于竞争关系 答案 D 解析 由“敌害来临时,鳄鱼逃走”可判断,敌害可能是鳄鱼的天敌,二者 具有捕食关系,A 正确 ; 小虫生长在鳄鱼的口腔内,二者可能属于寄生关系,B 正 确;小鸟吃寄生在鳄鱼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通知鳄鱼敌害来临, 属于种间互助,C 正确;小鸟与小虫之间属于捕食关系,D 错误。 10下列几组图中,能正确表示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和竞争关系 的是( ) 答案 D 解析 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环境的斗争、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三种情况。而 种间斗争又包括捕食、竞争和寄生三种情况。 11下图所示的是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银毛蝙蝠、蓬毛蝙蝠比棕蝙蝠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定的互利共生关 系 C竞争和捕食的存在会限制种群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 D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许多天敌捕食的风险 答案 B 解析 分析曲线可知,三种食虫蝙蝠都在夜间活动,但银毛蝙蝠和蓬毛蝙蝠 的活动时间比棕蝙蝠相对晚, 更适于夜间捕食, 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A 正确 ; 三种蝙蝠之间属于竞争关系而不是互利共生关系,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 有利于降低它们之间的竞争压力,B 错误 ; 蝙蝠夜间觅食,既可以避免与白天觅食 的食虫鸟之间的竞争,也可避免遭遇许多天敌的捕食,C、D 正确。 12. 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生物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 装置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 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 答案 D 解析 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A 错误;灯罩 可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B 错误 ; 一些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筛网 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C 错误;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可将收集到的小动物 及时固定,防止腐烂,D 正确。 13如图所示为 4 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 兔;D.细菌与噬菌体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 AD4 组生物对应的曲线:A._;B._;C._; D._。 (2)造成图中现象的原因是_。 (3)图中与所示关系结果不同是因为_。 (4)若 4 种种间关系中的 b 死亡, 对 a 有利的是_, 为什么?_。 (5)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 答案 (1) (2)环境条件的限制,使竞争中处于劣势的物种被淘汰 (3)寄生一般不会使宿主全部死亡 (4) 曲线中,b 先于 a 增加和减少,则 b 为兔,兔死亡,对 a(狐)不利 ; 曲线中,一种草履虫死亡,对另一种草履虫有利;曲线中,b(根瘤菌)死亡, 对 a(豆科植物)不利;曲线中,b(噬菌体)死亡,对 a(细菌)有利 (5)先增加(失去天敌),后减少(受食物制约而使种内斗争加剧),最后趋于稳定 解析 据图分析,一般来说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捕食是两 种生物交替消长;竞争是两种生物中获胜者增多,失败者减少或被淘汰;寄生可 能使宿主数量减少但一般不会使宿主全部死亡。捕食关系中如果捕食者死亡,则 被捕食者一般先增多后减少再趋于稳定。 14下图 1 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 2 示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 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 计结果如上图 2。 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_。这 种研究方法叫做_。 图 2 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调 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m2。 若选取 3 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 N1、N2、N3,则该乔 木的种群密度为_株/m2。 (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森林对太阳能 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结构。若要调查景观图 中森林群落的结构,请写出主要的调查项目(调查设备略): _; _。 答案 (1)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研究 样方法 物种数迅速增 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 S0 (N1N2N3)/3S0 (2)光照 垂直 垂直结构:动植物的分层,不同层次上生物的种类和种群 密度等 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群落物种组成和种群密度等 解析 (1)中容易出错的是样方面积选择。 最好选择多大的, 要依据图2来确定, S1面积时调查的结果偏小,S2面积时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2)影响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且森林植物的垂直分层更能充 分利用不同光照强度的阳光资源。调查群落的结构从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两方面 来考虑。 对应刷知识P15 一、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 1群落概念关键词: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它包括该 区域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 2群落特征: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和群落演替等,其中群落的物 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其衡量指标为丰富度,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 种数目的多少。 二、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1捕食(如图甲):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2互利共生(如图乙):例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3竞争(如图丙):不同种生物争夺相同的资源。 4寄生(如图丁):例如蛔虫和人。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分层现象。 这种现象有利于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 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 由于地形的变化、 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 光照强度的不同、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 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 四、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土壤小动物不适于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采集、调查 原因: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 2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法。 3采集方法:诱虫器采集法(利用土壤小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特性)、简 易采集法。 4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

    注意事项

    本文(2019-2020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与测评:4.3 群落的结构 Word版含解析.pdf)为本站会员(白大夫)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