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20版《三维设计》一轮人教版历史检测: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检测(三十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Word版含解析.doc

    • 资源ID:4871225       资源大小:32.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版《三维设计》一轮人教版历史检测: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检测(三十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Word版含解析.doc

    课时检测(三十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C以“仁”为思想核心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解析:选B材料“学而优则仕”体现儒家认为学习好并有余力的人应当做官为百姓服务,“士不可以不弘毅不亦远乎”体现了儒家把践行仁义道德作为毕生的宏愿,故B项正确。2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解析:选D反对掠夺,拯民疾苦,是墨家的主张,故A项错误;道家并不主张追求平等,故B项错误;道家虽然消极处世,“无所不容”,但绝不是与世完全无争,而是要缓和斗争,在“无为”的前提下达到统治的目标,故C项错误;根据“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知道家遵循规律,和谐处世,故D项正确。3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的流派是()A儒家 B法家C墨家 D道家解析:选B儒家主张以德治国,与材料中的“法术”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该思想家主张治理国家不能只靠教化而必须依靠“法术”和“规矩”,属于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故B项正确;墨家主张“兼爱”“尚贤”“非攻”,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道家主张统治者“无为而治”,与材料主张相去甚远,故D项错误。4(2019·合肥一模)易中天说:“从_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_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_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_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横线处依次应为()A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B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C墨子韩非子孔子孟子D墨子孔子韩非子孟子解析:选B据材料“爱心”结合所学可知,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正气”依据所学,孟子主张“养浩然之气”;“热血”依据所学,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强调无等级差别的爱;“冷眼”依据所学,法家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坚持以法治国。故B项正确。5(2019·晋城一模)春秋战国之际,一部分没落贵族从旧体制中游离出来,部分知识文化的庶人由社会下层升浮上去,即所谓“士庶合流”,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处于游离状态即“士无定主”的游士。这一现象()A表明分封制逐渐崩溃 B推动了当时社会思想解放C导致了社会秩序动荡 D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崛起解析:选B结合所学,“士”是分封宗法制下统治集团里最底层的统治力量,“有职之人”反映宗法制下的世官体制,反映的是宗法制逐渐崩溃,故A项错误;由材料“部分知识文化的庶人由社会下层升浮上去”可知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活跃,推动了思想解放,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礼崩乐坏导致社会秩序动荡,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士”阶层而非新兴地主阶级,故D项错误。6(2019·资阳模拟)吕氏春秋载:“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执一,所以抟之也。一则治,两则乱。”“攻无道而伐之义,则福莫大焉,黔首利莫厚焉。”材料表达的思想()A与孔子“仁”“礼”思想一致B适应了国家统一的趋势C为汉初治理国家提供了指导思想D是黎民百姓的政治呼声解析:选B孔子“仁”突出“爱人”“克己复礼”,“礼”强调恢复“周礼”等级秩序,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所以一之也一则治,两则乱”,强调大一统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汉初的指导思想是“无为而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黔首利莫厚焉”,说明国家统一对百姓的利厚,故D项错误。7(2018·重庆模拟)中国文化经夏商周不断的“损巫益礼”,最终由周公确立了“敬德保民”的周礼文化体系,孔子则进一步扬弃了周礼文化中“神道设教”等内容,奠定了儒学之本。这说明()A儒家学派创始于周公 B先秦文化具有人文色彩C儒学与周礼完全对立 D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解析:选B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而非周公,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先是周公确立了“敬德保民”的周礼文化体系,而后又有孔子进一步扬弃了周礼文化中“神道设教”等内容,这些都充分显示出先秦文化“重人轻神”的特点,故B项正确;孔子向来是十分推崇和维护周礼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关系的相关论证,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5分)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摘编自孟子材料二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摘编自荀子材料三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摘编自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孟子和荀子观点的不同之处。(8分)(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麦迪逊和荀子观点的共同之处。(8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性的看法及人性在治理国家和规范社会方面的见解。(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得出人们都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反映了孟子“人性善”的伦理观,政治上主张仁政;根据材料二信息得出人们生而好利、疾恶、好声色的主张,反映了荀子“人性恶”的伦理观,政治上主张礼法并重。第(2)问,从人性论与政治主张两方面概括即可。第(3)问,依据第(1)、(2)问综合回答。答案:(1)不同之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2)共同之处:都认为人性有追求个人私利的一面;都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约束、引导。(3)看法: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追求私利(自私)的一面。见解:通过教化弘扬善良、人道,使人向善;通过法制去恶扬善,保护公众利益。

    注意事项

    本文(2020版《三维设计》一轮人教版历史检测: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检测(三十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白大夫)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