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年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

    • 资源ID:4902148       资源大小:316.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

    第9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背景(1)政治:解放战争胜利发展,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2)方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2筹备: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为新民主主义国家。3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4意义(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使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2)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牢固基石,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图解历史筹建新中国的人民政协人员组成图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初步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2)职能转变: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3)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原因:为保证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2)确立: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实践: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后相继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4)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疑难问答问:为什么共同纲领不是正式宪法?答:共同纲领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它确定新中国的首都、国名、国旗和国歌,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因政协不是普选产生的正式代议制机构,它通过的共同纲领只起到临时宪法作用,不是正式宪法。三、“文化大革命”1原因(1)毛泽东把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2)导火线: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社会秩序极端混乱。(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特别提示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简称“四大”,曾经被当作社会主义民主的独创形式,兴起于1957年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运动中,“文化大革命”时期泛滥并被写入宪法,1980年被废除。四、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思想: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2)政治: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3)组织: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修改宪法:1982年11月通过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依法治国”提出: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确立: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意义: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易错提醒正确认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1)联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者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2)区别:“依法治国”是运用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将国家事务的决策与公民的行为纳入法律轨道;以德治国是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法律意识,使人民自觉遵守法律制度。五、“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1理论(1)酝酿: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3)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图示解史“一国两制”构想2实践(1)香港、澳门回归概况: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意义: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范例。(2)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1992年10月,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特别提示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区别(1)港澳问题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涉及国际关系问题。(2)台湾问题是国共两党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当前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岛内“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汪辜会谈”海协会早在1992年1月8日即首次函邀海基会董事长、副董事长或秘书长率团访问祖国大陆。8月4日,汪道涵会长又亲自向辜振甫先生发出邀请,希望就“两岸经贸合作与两会会务问题交换意见,洽商方案”。辜先生随即于8月22日对汪先生的邀请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此后,经过近8个月的酝酿准备,1993年4月27日至29日,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经过反复协商,求同存异,两人最终正式签署了两岸公证文书使用查证协议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及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等4个协议。商谈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海峡两岸同胞分离与隔绝四十多年之后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后,两会领导人进行过多次接触,通过对话,增加了共识,从而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考点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1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特色(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民主政治建设的民主化、法制化。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以民主化、法制化为保障,依法治国成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异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不同点经济基础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行使权力的主体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权力主体是全体人民资产阶级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三权分立制主要权力机构立法机关,除受人民监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制约,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行政、立法、司法权三权分立,互相制约,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利益阶级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政党活动方式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采取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相同点两者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要求:分析下面的史料,论证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什么特点。史料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示:从地位、领导代表性等方面分析。论证: 答案(1)全权性: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2)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广泛的代表性。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建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发现问题材料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命题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2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全国人大和政协召开情况表届次时间届次时间第三届全国人大1965.2第三届全国政协1959.4第四届全国人大1975.1第四届全国政协1964.12第五届全国人大1978.2第五届全国政协1978.2第六届全国人大1983.6第六届全国政协1983.6第七届全国人大1988.3第七届全国政协1988.3第八届全国人大1993.3第八届全国政协1993.3发现问题材料反映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受政治形势影响大,历经曲折后逐步健康发展。命题角度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及趋势。考点二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1“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涵(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共同发展。(3)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照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4)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2大陆对台湾的基本政策(1)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一个中国原则具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根据传统国际法的“先占”原则,台湾主权自古属于中国。(2)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第一阶段:初步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第二阶段:正式确定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为实质内容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方针。第三阶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进一步走向务实和成熟。(3)江泽民的八项主张: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等单位举办的新春茶话会上,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4)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新变化。“十六大”提出在“一个中国”的提法中增加“发展两岸关系”;党的“十七大”对台政策既丰富和发展“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又提出“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的新主张,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摆到最为突出的地位,阐述了复兴和统一的辩证关系。(5)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发展。强调“坚持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任何名义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要持续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坚定不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要求:从材料中找出在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上中英可谈与不可谈的问题。材料1982年9月24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会见了来华访问的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并同她就香港问题进行了谈话。他说:“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主要信息:答案可谈问题: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不可谈问题:香港的主权问题不可以谈判;收回香港的时间不可以谈判;中国收回香港领土的内容不可以谈判。1新时期的国共高层交往回溯历史,国共高层交往曾因内战中断。直到200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会面,打破了横亘在两党之间60年的“坚冰”。自此,国共高层每年会晤成为“惯例”。近10年来,两党最高领导人(总书记与党主席)会晤已有3次。除去2005年“胡连会”外,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分别于2008年5月、2009年5月在北京会见了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此外,中共中央总书记与国民党荣誉主席的会见,10年多达十余次。2015年5月中国新闻网国共两党领导人会面将登场,会释放什么信号?发现问题国共高层交往情况折射两岸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命题角度新时期两岸关系发展现状;中华民族复兴背景下的两岸关系与国共两党关系。2美国人眼中的两岸关系“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信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地区与大陆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亿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其成功也日益依赖于大陆。一位当地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发现问题材料作者分析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使我们对祖国的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期待。命题角度祖国统一的历史必然性;两岸关系良性互动因素分析。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1命题点:新中国的建立与准备(2015·安徽文综,17)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答案C解析由“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可判断“它”是指共同纲领,C项符合题意。2命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政治局面(2015·四川文综,8)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答案B解析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既有赞誉又有批评,说它“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批评的言论明显体现了“左”倾思潮,所以材料说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左”倾错误仍然严重禁锢人们的思想,“左”倾束缚亟待突破,B项符合题意。3命题点:20世纪50年代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尝试(2015·江苏单科,1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答案D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万隆会议期间”。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故A项错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故B项错误。1955年时,中国尚未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故C项错误。“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这些信息说明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故D项正确。1命题点:新中国的政党制度世界银行前驻华代表皮特·鲍泰利教授说,“多党制并非民主的精髓,民主的要义是能够对人民负责”基于这点认识,鲍泰利断言,中国很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通过一党制来实现民主的国家”。鲍泰利断言的中国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制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D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与材料中“通过一党制来实现民主的国家”相符,故D项正确。2命题点: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农民参政意识的提高(2018·山西五校高三第六次联考,30)1953年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按照选举权计算,即8个农民等于1个工人。1982年后,工农人大代表比例改为可以小于41,直至11。这种变化反映出()A农民的政治意识在增强B改革开放解放了国人思想C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D工农政治联盟逐渐巩固答案A解析农民代表比例不断上升,说明农民的参政意识不断提升,故A项正确;B项表述正确,但材料论述的是农民代表问题,非全体国人,故B项错误;全国人大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故C项错误;人大代表涉及社会各阶层,不仅指工人与农民,故D项错误。3命题点: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017·四川高考模拟信息押题卷,30)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和转型的时期。欧美国家在该阶段实行竞争性的选举,结果是社会的阶级与群体斗争的加剧,甚至引发社会冲突和动荡。鉴此,新中国在该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方向和重点是()A选择并实施协商民主制度B先恢复经济,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C依法治国,巩固改革的成果D确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答案A解析“一五”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工业化阶段的开始,该阶段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方向与重点是选择并实施协商民主制度,缓解社会各阶级和党派的矛盾,故A项正确;B项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建设主要方向和重点,故B项错误;C项是改革开放深入时期的政治建设主要方向和重点,故C项错误;D项也是改革开放深入时期的政治建设主要方向和重点,故D项错误。4命题点: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2017·石家庄二模,31)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成就表时间段制定或修订的主要法律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1982年宪法、选举法、刑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20世纪90年代初到党的十五大召开公司法、银行法、劳动法、合伙企业法、价格法1997年至今证券法、反垄断法、行政复议法、侵权责任法、立法法、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社会保险法这表明,三个时期法制建设的共同点是()A完善法律程序 B突出社会立法C维护国家统一 D注重经济立法答案D解析材料表格列举了新时期所通过的法律制度,没有涉及法律程序,故A项错误;从表格内容来看,所制定或修订法律内容多,涉及各个方面,无法体现突出社会立法,故B项错误;国家统一只是诸多法律内容之一,故C项错误;从表格中法律名称来看,与经济相关的法律和规范居多,故D项正确。5命题点:中美联合公报对台湾问题的认知(2017·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三,31)1972年中美两国签署的联合公报中,有一段对“一个中国”政策的经典表述:“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说明当时美国()A就两国关切的问题作出让步B支持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构想C宣布与台湾断绝所有的联系D向中国发出改善关系的信号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说明当时美国就两国关切的问题作出让步,故A项正确;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构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故B项错误;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宣布和台湾“断交、撤军、废约”,故C项错误;1972年中美两国签署的联合公报表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D项错误。6命题点:当前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的高认同度非洲岛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宣布与台湾“断交”,这是自2000年以来第11个国家与台湾“断交”。最近巴拿马“驻台湾代表”即将卸任,但并没有宣布新任人选。这表明()A国际社会通力促成中国统一B台湾当局谋求同大陆的和解C“一个中国”的认同度增加D两岸关系迎来了更大的进展答案C解析国际社会通力促成中国统一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台湾当局谋求同大陆的和解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自2000年以来第11个国家与台湾“断交”,巴拿马没有宣布新任“驻台湾代表”表明认可“一个中国”的国家在增多,故C项正确;两岸关系迎来更大的发展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白大夫)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