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2020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五单元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Word版含解析.doc

    • 资源ID:4912316       资源大小:1.40M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2020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五单元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Word版含解析.doc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1910年,假如你想从张家口到北京旅游,为了方便和实惠,你最应该选择()ABC D解析:根据时间、起止地即可判断应选择火车,故选A。答案:A2关于中国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世纪冯如制成的中国第一架飞机B20世纪初冯如制成的中国第一架飞机C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的开通D中国首条航线北京上海航线的开通解析: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B正确。A、D不符合史实;C标志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答案:B3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B洋人发明的火车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解析:由材料信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苏到上海”,可判断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故选C项。答案:C4下列组合中正确的是()A丹麦公司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B广州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C上海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D无线电报20世纪初民间普遍使用解析: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是丹麦的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的,故B项错,选A项;C项的地点应为台湾;20世纪初,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民间百姓使用得很少,故D项错。答案:A5“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给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耶喂,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韩红演唱的天路描绘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这就是2006年7月通车的()A兰新铁路B宝成铁路C青藏铁路 D京九铁路解析: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被国际社会誉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答案:C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毁路口号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曾经张贴“掀铁道,拔电杆,旋再毁坏大轮船”的揭帖。材料二“马拉火车”1878年,英国一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的激烈反对。两年后,唐山至胥各庄之间9千米的铁路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由于不允许用机车牵引,只好用马拉,被讥讽为“马车铁路”。材料三中国进口第一辆奔驰轿车1898年,袁世凯进贡一辆奔驰轿车给慈禧太后作寿礼。不料,慈禧太后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请回答:(1)西方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目的是什么?(2)“马拉火车”和奔驰轿车被“打入冷宫”说明了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3)综合三则材料所述,你得出怎样的认识?解析:第(1)问,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狂潮,修筑铁路是它们对华进行资本输出的一个重要手段。第(2)问,“马拉火车”和将轿车“打入冷宫”,这是最高统治者思想保守、愚昧无知的真实写照,必然会对近代交通工具的改进及社会发展产生阻碍作用。第(3)问,义和团代表了普通民众对西方先进技术的态度,清政府代表了最高统治者对西方先进技术的态度,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由于近代中国人思想意识的落后,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答案:(1)对华进行资本输出,扩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说明:清朝统治者愚昧无知,不能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影响:阻碍了中国交通工具的革新和近代化进程,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封建、落后的思想是阻碍中国进步的重要原因。(或中国要富强,必须解放人们的思想,紧跟近代化的历史潮流。)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基础巩固1下图为中国保存至今最早的蒸汽机车,它于1882年开始运行,这辆机车应该运行于()A淞沪铁路B唐胥铁路C京张铁路 D京汉铁路解析:唐胥铁路通车的时间为1881年,符合题干1882年的时间要求,故选B项。A项为1876年的时间要求;C项于1909年建成通车;D项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正式通车。答案:B2近代中国,“赶火车”“赶轮船”“赶汽车”成为新的社会俗语。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新式交通工具运行时间相对固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AB CD解析:“火车”“轮船”“汽车”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的结果,正确;由“赶”字反映正确;之所以“赶火车”“赶轮船”“赶汽车”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正确;不符合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史实,且从材料中不能推出这一结论。答案:C3假如某人在1912年从杭州到广州游玩,下列各项中不可能经历的是()A买一套西装穿上 B到西餐馆就餐C乘民用飞机到广州 D骑自行车看风景解析:1920年,中国首次民航飞行(京沪航线),所以在1912年是不会乘民用飞机到广州的,故C错误,入选。正确答案为C。答案:C420世纪初,实业家张謇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B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C通过电话了解 D通过无线电报传送信息解析:20世纪初,无线电台在各地陆续开设,主要用于官商通报,故选D项。答案:D5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文教科书的一页插图,从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运用B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此教科书由中华民国组织发行D新式通讯工具在中国广泛使用解析:由图中人物外表特征可判断这一时期应是清末,而手拿电话进行通信,可以判断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开始应用,故A项正确。答案:A6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可以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不包括的是()A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B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沟通C加强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D促使人们纷纷涌向大城市居住解析: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加强了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流,而人们涌向大城市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答案:D能力提升7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言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渗之灾易招”;火车飞行,“路稍有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中国的近代化不是一帆风顺的B当时中国人不能接受西方先进技术C当时火车安全性能不高D修建铁路便利列强侵略中国解析:从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来看,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已接受了西方先进技术,B项错;C、D两项只是反映了问题的表象。从众多官员的反对、列强的侵略等史实说明了中国的近代化不是一帆风顺的。答案:A8下列三幅图片是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查找的。可推断其研究的领域和方向应为()图1高速列车图2青藏公路图3民航客机A近代中国交通运输工具的变迁B新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C改革开放后交通运输的发展D新中国成立后交通运输的发展解析:三幅图片都是交通方面的,且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选D。答案:D9“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A电报 B电子邮件C邮寄信件 D电话解析:“只有斑斑墨”,说明它是以纸质形式呈现,“驰书迅已极”,反映出该通讯工具的便捷,这符合电报的特点,故A项正确;电子邮件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故B项错误;邮寄信件无法达到这样的速度,故C项错误;电话为即时通话,故D项错误。答案:A10清末有人说:“吾之乘电车也,非节费也,实以腕车(人力车)之以人代马,心有不忍且光阴宝贵,取其捷也。”可见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有()近代工业的发展人权与平等思想的影响节省时间的考虑晚清政府提倡移风易俗A BC D解析:电车作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离不开近代工业的发展,正确;题中材料讲乘坐电车原因之一是不忍心用人力取代畜力,正确;另一原因是光阴宝贵,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的内容。答案:D二、非选择题11交通工具的变化,是国人对历史变迁的一种记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末民国时期的整个中国,就是这样一个交通工具的博览会,在新式交通工具奔驰于大地、航行于江河、飞行于天空的同时,有更多古老的交通工具仍在城乡水陆交通线上通行。材料二“造出争气车,献给毛主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当第一辆凤凰轿车驶进中南海时,周恩来总理坐上去绕着中南海兜了一圈,下车后语重心长地说:“还是水平问题啊!”材料三城市公共交通遇到了一种尴尬,改革开放初期,非机动车(除了自行车和残疾人用车外)曾一度从城市的马路上消失。曾几何时,下岗人员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也涌到城市找工作,慢慢地发展为机动三轮车满大街跑,人力三轮车也卷土重来。据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以材料二汽车制造业为例,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业的生产状况。为改变这一状况,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3)材料三中的“尴尬”指什么?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解析:第(1)问紧扣“清末民国”时间段,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新式交通发展和旧的交通工具仍然存在的原因。第(2)问的第一小问紧扣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汽车产业的状况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发展经济的史实来回答。第(3)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概括“尴尬”所在,第二小问主要结合材料三概括分析。答案:(1)外因:工业革命的影响;外国侵略者通过特权和不平等条约迫使新式交通建设的兴起和发展(列强的入侵)。内因:洋务运动的带动;民国的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地区交通不便,阻碍了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思想观念守旧。(2)状况:基础差,底子薄,技术落后。措施: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向苏联学习;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3)尴尬指非机动车(人力三轮车)从消失到重现(或人力三轮车卷土重来)。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了剩余劳动力,涌到城市寻找工作;城市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导致下岗职工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

    注意事项

    本文(2019-2020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五单元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白大夫)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