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 资源ID:5077302       资源大小:63.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沈阳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12月份小班化学习成果阶段验收高三(14届)历史试题 命题人:高荣茹 审校人: 高三备课组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卷 客观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所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周初“封建”的实施主要基于A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C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 D该制度可从根本上消除中央和地方的对立2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这实际上反映了春秋时期A深刻反思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 B认识到统一军事指挥权的重要性C国家要掌握全国的财政大权 D意识到建立中央集权制的重要性3唐太宗时,全国分为十个道,每个道包括若干个州,以便于皇帝派官员视察各州的行政工作。与“道”职能相当的是 A秦朝的郡 B西汉的州 C宋朝的谏院 D元朝的中书省4.有学者说:“满族自己内部,原本实行的是八旗旗主共议的氏族民主,而不是汉文化的绝对君主制,后来才废除了这种氏族民主形式 ,实现了君主的专制体制。”这种变化达到顶峰是在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5.“周亚夫,汉文、景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 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C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 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6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典卖”,是指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据宋代朱晦庵等人编的宋本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当时“豪民图谋小民田产”,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辗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而宋律规定只有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业主收赎。这说明A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利权B典卖实际上是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C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主要方式D通过典卖,强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7.中国是纸币的故乡,产生于北宋时期(1023年)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比欧洲早600多年。然而,当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国门的时候,英格兰银行的纸币已经通行于世界,而中国却仍然用白银和铜钱作为货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府缺乏纸币流通的监督制约机制政府滥发无信用纸币,造成纸币信用崩溃 海外贸易长期顺差,白银大量流入,原料易得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海外贸易繁盛,白银相较纸币更具流通优势A B C D8晚明时期姚旅才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修脚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从传统的“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转化反映了 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自然经济解体C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社会流动频繁D政府的赋税改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9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他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他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10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上B三者立论相同,都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C三者立论互异,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11.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12.王阳明曾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总结了自己的终生学问。对这四句话解读正确的是A格物致知是心学的认识论 B良知就是人性C心学注重对内心的阐发 D区分善恶是心学的根本标准13. 法国学者加奈隆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这不能反映出 A古雅典民主的人民主权原则 B古雅典民主的广泛性C演说是古雅典民众参与政务的重要手段 D作者对古雅典民主制的肯定14. 在西方,有人称他为“雅典的乔治·华盛顿”。这里的“他”是指 A梭伦 B苏格拉底 C伯利克里 D亚里士多德15. 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A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 B主张重罪轻罚C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D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16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A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C资本主义发展近代西方代议制建立 D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新文化运动17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对“台湾民主国”认识比较正确的是 A是台湾士绅脱离祖国而独立的分裂行为B是非常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特殊措施C是借清朝割让台湾之机的政治投机,但有效地抵抗了日本对台湾的侵略D“永清”的含义是台湾永远是清朝的,因此是维护清朝统治的爱国行为18.当甲午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是指 A.将发生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 B.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D. 列强将加强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进一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C一定程度上分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20.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相较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C革命比建国更重要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21.“在先进的国家,革命引起观念;在落后的国家,观念引起革命”,罗素的这一观点在中国近代开始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 B辛亥革命后 C新文化运动后 D五四运动后22.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3.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24.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脉动的气息。以下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踢的好,砸的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A. B. C. D.25.据新华社2013年12月1日报,今天上午9时51分,高铁G420次从天津西站缓缓始发,开往秦皇岛,津秦高铁宣告正式通车。其正式通车,意味着东北高铁网正式联入全国高铁网,将大幅缩短旅客往来华南、华东与东北间的旅行时间。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思想观念的转变B带来了一些城镇的兴衰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26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举有才识学术者处于。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A英国的议会制 B法国的共和制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D德国的二元制君主制27独立宣言写道:“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这句话体现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就是 A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B美国实行联邦制C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通过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D美国政府采取三权分立的办法实现制约和平衡28.“苏俄绝大多数老近卫军、干部和党员是因投身革命而走到领导岗位的,心中充满革命理想主义和阶级斗争观念。有些领导干部一再说,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在苏联经济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了”。此材料表明了新经济政策在二十年代末终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历史传统力量影响至深 B缺乏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应配合C急于加快发展的赶超心理 D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29.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该评语体现出泰戈尔的作品 A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精神 B代表了东方文学的最高水平C体现了东西文化的融合 D反映了民族独立的迫切要求30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A中古黑暗时代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31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32进入1949年,国民党政权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随时有覆灭的可能,由政府信用支撑的金圆券自然急速贬值。机关职员领工资拿到金圆券后,马上就换成银元、美钞或黄金,如果稍有延迟,即要蒙受贬值损失。之所以要换成美元主要原因是 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发表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C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签订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33新中国成立后,“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成普通侨民看待,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一边倒”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另起炉灶”34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对中共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后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B过渡时期采取土地全民所有制C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实行土地公有制D改革开放后土地所有权归农民35. 我国于1982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宪法强调保护公民的财产及人身权利B村民自治制度可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C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历经曲折 D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明显增强36.“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且不与西方结盟),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三国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 A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 B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C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 D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37. 据中新网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重申他的“经济振兴”计划:大规模改造联邦政府办公室,使之更加节能;大力投资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升级学校硬件设施,安装节能系统,创造“21世纪的学校”;在美国各地普及网络宽带,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网”;改进医院设施,确保这些地方能够运用“前沿科技”。该计划与罗斯福新政相比有哪些新特点 重视发展教育与科技; 加大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注意环保和节能; 加大政府的公共投资,创造就业机会。A B C D38.有学者指出,当前的世界已经不是“国家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世界社会”,或者说世界已碎化为所谓的文明集团,并逐渐建立一个全球公民社会。该学者的这一观点主要强调全球化 A弱化了各国国家主权 B消除了国家之间差别C缩小了世界贫富差距 D化解了国家之间矛盾39.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新经济带来的影响有 经济持续增长 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物价增幅保持在较高水平 进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 ABCD40.从2007年开始,每年9月份在中国大连与天津交替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为“全球成长型公司”创造了一个与成熟企业共同讨论、分享经验的平台,这能说明 A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 B区域集团化突破了地域限制C新兴经济体引起世界关注 D平等的贸易伙伴关系已建立第卷 主观题 (共40分) 4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材料二 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间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材料三 元朝开始,宰相制度便进入衰亡期。元朝开始是一省多相制,后改为两省多相制,又以中书省取代尚书省。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的“宰相”与秦朝的丞相有何不同。(2分)(2)结合材料二,说明唐代“三省体制”运作方式在当时所产生的主要意义。(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以后宰相制度进入衰亡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2(20分)国家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指国家的经济、军事等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指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实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孟宪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材料三 公民社会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力量。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当今美国的软实力主要依靠的是公民社会而不是政府,中国则倾向于依靠政府政策和公共外交手段来影响中国软实力。约瑟夫·奈著权力的未来(1)结合唐宋的相关史实,概括古代中国软实力的表现。(4分)(2)近代中国是如何从物质、制度和精神等方面“重建文化自信心的”。(6分)(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政府主导下为提升国家软实力所作的努力有哪些?(6分)(4)有人认为,美国开国元勋奠定了美国发展软实力的基础,请说明这一观点。(4分)43(14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型农用机械的引进和汽车的问世,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最终导致严重的荒漠化和“黑风暴”事件。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政府开始综合治理。决策层认为导致尘暴重灾区出现的深层次根源是一系列错误信念,如征服自然、自然资源永不枯竭、市场可以无限扩大、个人有权任意支配自己的财产、市场竞争能够自主调节生产等;国会通过泰勒放牧法,将未被占用的8000万英亩草地交给联邦政府管理,永远禁止拓殖。摘自高国荣美国大平原的荒漠化:缘起及其治理材料二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有报告显示,在部分人口密集的重工业区和采矿区,其环境退化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受害区”。苏联生态灭绝杂志说:“当历史学家最终剖析苏联和苏维埃共产主义时,他们也许会因为生态灭绝而做出死亡判决。”20世纪80年代,环境主义运动演变成了反苏堆埃统治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这个判决的执行者。摘自包茂宏苏联的环境破坏和环境主义运动材料三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设于贫民区附近的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百度百科(1)根据材料一,促成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美国治理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特点?由此反映出美国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有何变化?(5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分析造成其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生态灭绝杂志所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5分)(3)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请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原因。(2分)(4)通过上述各国环境污染与治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沈阳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12月份小班化学习成果阶段验收高三(14届)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40题共60分)1-5 BDBCC 6-10 AACDC 11-15 CCBAD 16-20 BBDCA21-25 DACBD 26-30 AADCB 31-35 ACDAA 36-40 BAAAC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41(6分)(1)先秦时期的“宰相”既执掌国政,又掌管家务,是一个官职的通称,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秦朝的丞相是正式官职名称,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2分)(2)提高了行政效率,避免了国家决策上的失误;使封建官僚制度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专制。(2分)(3)皇权专制空前加强(2分)42.(20分)(1)表现:(4分)文化价值: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理学;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文化发展影响深远,中华文化圈形成;四大发明的传播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社会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2分,每点1分)(2)(6分,史实1分,论述1分)物质层面:兴起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度层面: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民主政治的构建;精神层面:掀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3)努力(6分)政治方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2分)文化教育:实行双百方针;推动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创办孔子学院(2分)外交方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加入WTO组织等(2分)(至少从三个方面来回答,文化教育方面具体史实每点1分,答对两点即可得到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软实力如果答了经济发展或军事方面,不给分)(4)(4分)价值观念: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体制构建:三权分立、共和制、总统制(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如果答三权分立的具体内容得1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43.(14分)(1)(5分)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特点:国家干预;转变观念;立法保护;综合治理。(任答两点得2分)变化:国家加强对社会经济领域的管理;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分)(2)(5分)原因: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严重破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只关注计划,不关注民生、不注重资源的节约与保护。(2分)观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1分)认识:环境问题影响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给民众生活带来威胁,导致社会矛盾尖锐;苏联解体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环境问题不是导致其解体的唯一因素。(2分)(3)(2分)原因: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占优势主导地位,一些发达国家将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片面注重经济发展,忽略环境保护。(4)(2分)可从经济体制与环境治理;经济发展方式与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与民生幸福;国际合作与环境保护等方面作答。(答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12·

    注意事项

    本文(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为本站会员(哈尼dd)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