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导学案湘教版必修1.pdf

    • 资源ID:5166077       资源大小:519.6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导学案湘教版必修1.pdf

    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学习目标定位 1. 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顺序。 2. 了解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和环境突变对地球生物生存的威胁。3. 了解人类活动对地 理环境的作用,理解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1) 物种衰退和灭绝的原因: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 (2) 两次全球性生物灭绝时期 时期全部灭绝部分灭绝 古生代末期原始鱼类、古老两栖类60% 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 中生代末期恐龙海洋中 50% 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 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是地理环境要素之一。 (2) 人类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并能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 2产业革命以来,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1) 原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2) 实例: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导致全球变暖。 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有利影响:通过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 (2) 不利影响: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3) 启示: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 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2 思考 1生物灭绝说明了什么? 答案在环境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导致了某些生物物种的衰退 和灭绝。生物灭绝说明了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影响。 2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扰动强度和幅度,已超过自然扰动的程度。”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答案这种说法不对。 科学家们认为, 在 10 年和 100 年的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 环境的扰动强度和幅度,已达到了可与自然扰动相类似甚至更强的程度。但在更长的时间尺 度上,人类活动的作用还相对较小。 探究点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的关系 探究活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 亿年到 1 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 了三次大冰期。距今6 亿年到 3 亿年间为震旦纪冰期;距今二、三百万年到一百万年间为第 四纪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大冰期时气温比平均值下降47,海面降低,陆地大 面积被冰雪覆盖。间冰期时气候转暖,高纬度大陆冰川面积缩小,中纬度山岳冰川大规模后 退,雪线上升,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推移,海面上升。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 引起地质时期气温反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 简述大冰期和间冰期期间,地球上的物种数量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3) 在距今 1 万年到 19 世纪末的历史时期,我国经历了四次寒冷期和四次温暖期。请回答: 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寒暖变化依据获得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1) 太阳辐射的变化( 或太阳活动的变化) 、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大气环流的变化。 (2) 大冰期时物种锐减。因为大冰期时气温下降,气候寒冷, 许多生物因不适应寒冷的气候而 灭绝。间冰期时物种迅速增加。因为间冰期时气温上升,气候温暖,生物演化、进化和繁衍 3 的速度加快。 (3) 史料记载 ( 或文献记载 ) 、考古发掘。 反思归纳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的演化关系 探究点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探究活动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示意图”,分析人类开发利用不当产生的问题。 (1) 林区过度采伐森林 _ 水土流失 _ 水害。 (2) 在林区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_水土流失。 (3) 上游用水量剧增河流径流量_河流自净能力减弱。 (4) 河沙开采过量河床堤岸_ 河岸后退水害。 (5) 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 _ 海水入侵。 (6) 河流径流量减少、海水入侵河口_ 航道变浅。 答案(1) 森林覆盖率降低( 或植被减少 ) 河湖泥沙淤积(2) 砍伐森林(3) 减小(4) 坍塌 ( 受损 ) (5) 地下水水位下降(6) 泥沙淤积 解析首先分析题干,明确该城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季风气候。本地区过度采伐 4 森林,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易引发水土流失现象。又由于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河 流径流量大,容易形成水灾,而冬春季节少雨,易出现干旱。如果上游用水量剧增,必然导 致河流径流量减小,河流净化能力减弱,影响城镇居民生活用水。若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 会使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既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又使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海水的顶托 作用下,在河口大量沉积,使河流入海航道变浅。 反思归纳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1)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用简图表示如下: (2)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具体分析图解如下: 对点训练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演化的环境变 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据此回答13 题。 1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的时间是在距今约( ) 5 A20 亿年前 B14 亿年前 C0.7 亿年前 D6 亿年前 2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的时期是( ) A元古代B太古代 C古生代寒武纪D中生代侏罗纪 3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 A古生代末期B中生代末期 C太古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答案1.B 2.C 3.B 解析在距今约14 亿年前, 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 后,生物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 此揭开了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中生代末期, 恐龙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海洋中有50% 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对点训练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是挖去1 m 厚的淤泥层,把翻上来的沙砾与土覆盖在防渗膜上,如下图 所示。据此回答45 题。 4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 ) 湖泊周围树木生长受到影响 水生生物种类锐减 湖泊耗水增多 湖水循环周期加长,更新缓慢 A B C D 5圆明园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北京水系演变的见证。近年来, 北京城市水系日益萎缩的 主要原因是 ( ) A生产、生活用水增加B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C气候变迁,降水减少D城市建设填埋 答案4.C 5.A 6 解析第 4 题,湖底的防渗工程因为没有水的下渗致使湖泊耗水减少;而湖泊周围的树木因 为得不到湖水灌溉而受到影响,并且防渗膜的存在阻碍了湖底和湖水的相互作用,使生物种 类减少。第5 题,生产、生活用水的增加是导致北京城市水系日益萎缩的主要原因。 综合提升 6读图甲和图乙,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 世纪 90 年代,某国政府在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 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使全球气 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CO2浓度增加。图甲是在南极 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CO2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图乙是地球上的碳循环示意图。 (1) 造成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多选 )(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过度砍伐森林 C人口剧增,呼出的CO2增多 D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 (2) 你认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什么影响? (3) 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BCD (2)CO2含量增多,导致全球变暖,从而使得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倒 灌,会淹没沿海低地。 (3) 植树造林,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节能技术,使用清洁能源等。 7 教材 P67活动 提示由上至下 动物界:人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动物鱼类海洋无脊椎动物 动物孕育发展初期阶段植物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陆上孢子植物海生藻 类 教材 P68活动 提示1.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铱元素含量异常,比相邻岩层平均值 高出 30 倍左右, 而铱元素是陨石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这说明可能曾有一颗富含铱的小行星 撞击地球并发生爆炸,大量富含铱元素的尘埃颗粒弥漫天空,阻挡阳光射向地面,绿色植物 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恐龙因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绝。 2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全世界感兴趣的问题,除上面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假说之外,还有各种不 同的假说:如认为这与中生代末期强烈的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地形、气候、植物等条件的改变 有一定的关系;或者认为与地壳磁场的变化、恐龙本身的蜕变、流行病等有关;或者认为与 曾有一颗彗星爆炸,使海水温度升高,造成生物灭亡有关。 教材 P69活动 提 示对 废 水 的 调 查 取 样 要 容 易 些 , 根 据 当 地 的 实 际 情 况 和 个 人 喜 好 进 行 调 查 。 基础过关 在我国胶东半岛的威海、烟台、 青岛等近海边缘,现在还存在着大量的民居村落海草房。 它是在原始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的屋墙上,有着高高隆起的屋脊( 屋脊有 50 度角 ) , 上面是 质感蓬松、绷着渔网的奇妙屋顶。苫盖的海草最厚处达4 米,海草是生长在510 米浅海的 藻类。读图完成 1 2 题。 1当地居民几百年以来都修建海草房作为住房,民居从气候因素考虑的是( ) A冬季保暖避寒,夏季避雨防晒 8 B终年高温少雨 C终年多雪寒冷 D年温差很大 2近三十年来,海草的产量在大幅度减少,主要原因是( ) A海草大量被鱼类作为饵料 B当地居民改善了住房条件,以修建砖混楼房为主,对海草的用量在大幅度减少 C近海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不利于海草的生长 D浅海地区已经被人们全部填海造陆 答案1.A 2.C 解析第 1 题,胶东半岛附近为温带季风气候,且受海洋影响,夏季高温 多雨,冬季寒冷;草房用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的屋墙,冬季可以保暖; 有着高高隆起的屋脊( 屋脊有50 度角 ),上面是质感蓬松、绷着渔网的奇 妙屋顶,夏季可以避雨防晒。第2 题,由于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沿海地区 大量生活、生产废水排放到海洋,加之人类不合理开发,导致海水污染严 重,不利于海草的生长。右图中依次代表地球发展史的五个代。据此回答35 题。 3关于这五个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中数字代表距今年代,单位:亿年)( ) A表示元古代 B表示太古代 C表示中生代 D表示新生代 4出现银杏、松柏等高大乔木的时期是( ) A B C D 5有关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时期的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 B晚期出现了人类 C晚期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D这一时期的末期,三叶虫等大量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了 答案3.D 4.C 5.D 9 解析第 3 题,根据地球演化序列可确定图中代表的地质年代,图中表示太古 代,表示元古代,表示古生代,表示中生代,表示新生代。第4 题,银杏、松柏属 于裸子植物,其出现并繁盛于中生代。第5 题,中生代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新生代晚期出 现了人类, 中生代末期蕨类植物明显衰退,古生代末期三叶虫等大量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了。 上海市明显出现地面沉降,自 1921 年至 1965 年市区地面平均下降1.69 米。由于采取了有效 的控制措施,1966 年至 2000 年全市地面累计沉降0.218 米。根据以上材料,完成67 题。 6造成上海地面沉降的原因主要是( ) A臭氧层遭到破坏B南水北调 C长江上游修建水库D过度抽取地下水 7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下列哪种问题是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的( ) A森林覆盖率低B地下水质变坏 C空气污染严重D长江鱼类品种减少 答案6.D 7.B 解析第 6 题,上海市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加上地表水受到一定污染,地下水 被过度抽取,地下水水位下降,从而造成地面沉降。第7 题,因地下水水位下降,引起海水 入侵,使地下水质变坏。 8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珊瑚礁是指珊瑚群体死后其遗骸构成的岩体,珊瑚礁的主体是由珊瑚虫组成的,珊 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 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 珊瑚礁。珊瑚一般要生长在22 30 且有一定盐度的海水中,同时其光合作用还要求有 充分的光照。 材料二世界珊瑚礁分布示意图。 (1) 我国地质和古生物科技工作者,曾多次在喜马拉雅山山坡上找到珊瑚化石,请由此推测喜 10 马拉雅山地区的古地理环境。 (2) 巴西东北海岸海域海水温度在25 32 之间,但珊瑚礁并不多,分析该海域缺少珊 瑚礁的原因。 (3) 澳大利亚东北海域有大量的珊瑚礁,请评价这些珊瑚礁的作用。 答案(1) 很久以前喜马拉雅山地区曾为热带海洋环境,后来由于地壳的水平移动导致陆地上 升,海洋变为陆地。 (2) 由于亚马孙河向该海域注入了大量的淡水,降低了海水的盐度,所以珊瑚少, 故珊瑚礁不 多。 (3) 珊瑚礁的功能较多, 它对海岸具有保护作用,是削弱强海流及大浪的防波堤,守护着海岸; 珊瑚和珊瑚礁可以调节海水的CO2浓度,维持海水中CO2的平衡;珊瑚礁是重要的旅游景观, 可以在珊瑚礁区建立海洋动物园、自然保护区,既是人们的旅游胜地,又是科研基地,不利 的方面是对海洋航运有一定的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一可知,珊瑚生活在热带海洋环境,所以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珊瑚化石,说 明当时为热带海洋环境。巴西东北海岸海域少珊瑚礁,主要是因为亚马孙河向该海域注入了 大量的淡水,降低了海水的盐度。评价这些珊瑚礁的作用要抓住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有利 的方面是可以保护海岸、调节海水的CO2浓度,是重要的旅游景观;不利的方面是对航行有 影响。 能力提升 读“北美洲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数量变化示意图”,完成910 题。 9人类到达后,该地物种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B栖息地遭破坏 C气候变化D小行星撞击 10按性质分,物种锐减属于( ) A生态破坏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 C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11 D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答案9.B 10.A 解析第 9 题,人类到达后,开发生产,生物栖息地遭破坏,导致物种锐减。第10 题,物种 锐减属于生态破坏。 读图,完成1112 题。 11图中中生代地层中存在的是( ) A B C D 12根据图中化石,生物在这一阶段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答案11.D 12.B 解析第 11 题,三叶虫属于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古生代早期,含鱼类化石的地层为古生代中 期地层。 裸子植物在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含恐龙化石的地层为中生代地层。第 12 题, 生物 进化由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再到爬行动物,即从低级到高级演变。 1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北京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故宫内很多露天木制长廊上的雕刻图案,在十年 前清晰可见。但是今天有很多图案已经被腐蚀得很难辨认。 材料二近几年,某地郊区经常出现雨后鱼塘内有大量鱼死亡的现象,农作物的生长也受到 影响。农业技术人员通过对湖水和土壤的化验得知,湖水和土壤呈弱酸性,尤其是雨后酸性 变得更强。 (1) 材料中提到的问题,是受哪种环境问题的影响? 12 (2) 为什么近几年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 (3)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对这种现象加以控制,降低其对我们的影响? 答案(1) 酸雨。 (2)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所致。 (3) 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 解析由材料知,该现象能够腐蚀建筑物,使土壤和湖水酸化,故是酸雨。酸雨主要是由燃 烧煤、石油、天然气,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所致。近几年,我 国的工业发展较快,向大气中排放的酸性气体增多,酸雨所覆盖的面积越来越大。防治酸雨, 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的排放量。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导学案湘教版必修1.pdf)为本站会员(tbuqq)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