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2020高考政治二轮课件: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pptx

    • 资源ID:5204050       资源大小:6.61MB        全文页数:13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0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高考政治二轮课件: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pptx

    专题14 探索世界与 追求真理,演讲人:,目 录 CONTENTS,3,考点48 物质和运动,考法1 世界的物质性的分析判断,考法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的分析,考法3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分析应用,4,考点48 物质和运动,考法1 世界的物质性的分析判断,考法点评: 通常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为背景,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联系自然界的物质性、物质的概念、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等进行综合考查,尤其联系自然界的物质性考查的居多。,1.要全面掌握世界的物质性,(1)首先要明确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5,考点48 物质和运动,考法1 世界的物质性的分析判断,(2)明确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的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物质的反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6,考点48 物质和运动,考法1 世界的物质性的分析判断,2.要准确把握物质的概念,“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说明物质具有客观性;“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明物质具有可知性;“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易混辨析: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不同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一定是物质现象,而“客观存在”的东西既可能是物质现象,也可能是意识现象。,7,考点48 物质和运动,考法1 世界的物质性的分析判断,3.注意准确理解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特别提示:(1)有关世界物质性的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2)材料中只要涉及尊重自然或者肆意破坏自然遭到惩罚等事例,要求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回答启示或者体现什么哲理等时,就可以用自然界的客观性或世界的物质性等知识来回答。,8,例题,浙江文综201629,201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幅达到近几十年来的新高,这再次引起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担忧。有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浓度的暴增,部分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持续排放导致的。这表明( )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联系的观点等相关知识。本题中气候情况变差是一种消极的向下的变化,不是发展,错误。错在“无能为力”上。材料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客观物质体系,其运动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符合题意。从“地球变暖”到“厄尔尼诺”再到“二氧化碳”与“人类活动”,说明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符合题意。,D,9,考点48 物质和运动,考法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的分析,考法点评:通常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名人名言、漫画为背景素材,设置选择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0,考点48 物质和运动,考法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的分析,1.要全面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和载体。,(3)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不存在的。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11,考点48 物质和运动,考法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的分析,2.准确理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1)运动的原因在于物质自身,在于物质内部的矛盾。运动是物质自身所固有的,而非外部力量所强加。,(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非“唯一属性”,此外物质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中,“运动”这一属性是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易错警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运动。,12,考点48 物质和运动,考法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的分析,3.明确意识也在运动,但意识的运动是物质运动的反映,易错警示:注意以下几种错误观点:脱离物质谈运动的形而上学和脱离运动谈物质的唯心主义;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唯心主义);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意识也在运动,所以运动可以离开物质。,13,例2,浙江4月选考201826,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 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 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只有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基本国策,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符合题意;题目没有强调运动,排除;自然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造,错误。,D,14,考点48 物质和运动,考法3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分析应用,考法点评:该知识点通常结合古今名人名言及生活中的事例,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常见的背景材料有“中国经济新常态”“稳中求进总基调”等。考生在备考时要特别关注有关国家政策调整的事例,题目可能从“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量变与质变”“矛盾的特殊性”等角度综合考查。,15,考点48 物质和运动,考法3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分析应用,1.准确理解静止的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特别提示:(1)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求路线、方针、政策、制度等既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又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修改完善,使之符合变化发展的实际。,16,考点48 物质和运动,考法3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分析应用,易错警示:准确辨别以下几种观点:,(1)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如:“飞矢不动”“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等都是承认绝对静止而否认运动的观点。,(2)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如:“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等都是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17,考点48 物质和运动,考法3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分析应用,易错警示:准确辨别以下几种观点:,(3)“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是承认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4)要注意以下几种常见的说法: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错误); 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正确);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正确)。,18,考点48 物质和运动,考法3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分析应用,2.全面理解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 )是和( )的统一。,绝对运动,相对静止,19,例3,浙江绍兴2019届高三9月选考,受生态环境破坏和喀斯特地貌影响,黔西海子村痛定思痛,决定向生态要效益,实施开荒育林。昔日荒山如今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经果林,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海子村的转变告诉我们( )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人类活动可以突破地理环境的制约 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等知识。符合题意,原来静止的荒山变果林,体现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表述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述错误,物质是客观的,人类活动不可以突破地理环境的制约。符合题意,人们可以根据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C,20,1.漫画工业序曲(作者:赵国品)() 正确揭示了运动这一物质的根本属性 体现了事物的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看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看到了运动的绝对性,没有看到静止的相对性 A. B. C. D.,1.A【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知识。漫画型选择题利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对某些思想、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或赞扬,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漫画指明了工业发展的历程,从中可以看出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符合题意,排除;事物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错误的。,习题,21,2.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人民日报当日发表社论指出,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此次宪法修定所蕴含的哲理有( ) 坚持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坚持一切从我党的科学理论出发,与时俱进 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A. B. C. D.,2.B【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宪法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符合题意。宪法的修改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体现了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符合题意。我们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误。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错误。,习题,22,3.河南信阳2019届质检“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首古诗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能动的反映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 A. B. C. D.,3.A【解析】本题考查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步行”“人从桥上过”“桥流”体现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正确。“桥流水不流”体现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正确。材料未涉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排除。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说法错误。,习题,23,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1 意识的起源和生理基础的分析判断,考法2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的考查,考法3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的分析应用,考法4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的分析应用,24,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1 意识的起源和生理基础的分析判断,考法点评: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意识的生理基础时,通常是以漫画、现实事例、科学发现等为载体来考查,题型有体现类、启示类、说明类等。做这类题时,一要弄清材料的意思,准确把握材料信息;二要掌握分析判断的方法。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因此意识离不开物质。 特别提示:有了人脑就会产生意识的说法是错误的: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不是人脑自生的。,25,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1 意识的起源和生理基础的分析判断,易错警示 注意以下几种错误观点:,(1)大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3)意识来源于人脑。 (4)电脑能代替人脑。,26,例4,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人被机器人关在“动物园”中,供机器人观赏。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 ) A.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B.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D.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解析】本题以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比较为出题素材,考查意识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小,容易得分。材料中有些人的担心是由对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了解不到位造成的,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的意识的一种机械模拟,题中科幻电影的这种观念将人工智能过于夸大,没有看到人的意识的社会性是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实现的,A正确且符合题意,当选;主观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B错误,排除;C、D不符合题意,排除。,A,27,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2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的考查,考法点评:本部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时,通常与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一同考查,需要对意识的内容、形式及意识的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目的性等能动性作出判断,分析题目涉及哪一个知识点。,28,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2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的考查,1.意识的内容与形式,(1)意识是( )的反映,即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2)意识的形成不仅要有人脑,还要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意识的产生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3)不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4)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因而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则是主观的。(5)由于时间、地点、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差异,人们的意识会存在差异。,客观 存在,29,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2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的考查,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错误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特别提示: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是直观等同的反映,而是能动地加工过程,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 )反映。,能动,30,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2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的考查,易错警示:注意几种常见错误认识:,(1)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2)虚幻的意识脱离客观存在。 (3)意识来源于人脑。 (4)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5)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31,例5,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 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社会生活内容的变化反映在中国旧体诗内容里,说明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符合题意;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变化,而不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说法错误;物质决定意识,的说法实质上是意识决定物质,错误。,C,课标全国201623,32,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3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的分析应用,考法点评: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时,往往提供一些名言、古诗词、现实事例等,考查意识的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三个特点的区别;或设置一些反面的考查角度,如人的主观随意性等。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时往往作为意识能动作用的一个方面出现,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知识点一起用来分析材料、回答问题,一般涉及体现类、依据类、措施类等题目。,33,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3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的分析应用,1.要全面理解掌握意识能动性的两个特点,(1)目的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制定某种目标、行动计划等。,(2)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34,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3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的分析应用,2.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说人们对待同一事物的反映都是一样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更不等于说每个人的意识随时随地都是正确的,导致人的意识正确与否有主客观等方面的诸多因素。,35,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3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的分析应用,2.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考法提示:分析材料,只要材料涉及人类的科学发现、科学预测、科学研制等,如人类基因图谱、地震的预测、反物质的发现、甲型H7N9疫苗的研制等内容,一般都说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可以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的相关知识来答题。,36,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3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的分析应用,易错警示 注意以下几种错误观点:,(1)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2)事物的不确定性否定了世界是可知的。 (3)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 (4)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5)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37,例3,天津文综201710,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 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 C人的认识受自身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制约 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特点、主观能动性、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通过出土的陶人推测各种历史情况说明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A符合题意。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B中“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观点错误。C与题意无关。D不符合题意,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是指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A,38,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4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的分析应用,考法点评: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时,往往提供一些漫画、科学发现或发明的事例等,考查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的两个方面的理解应用;或者以材料体现什么哲理、蕴含什么启示等形式考查“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或“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也就是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时,经常会以“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或者“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等方式来考查,涉及体现类、启示类、措施类等题型。,39,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4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的分析应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2)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类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40,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4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的分析应用,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41,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4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的分析应用,3.要树立正确的意识,重视精神的力量,发挥主观能动性,特别提示:要明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规范性表述:(1)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 )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发展。要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动,42,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4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的分析应用,3.要树立正确的意识,重视精神的力量,发挥主观能动性,提示考法:(1)分析材料,涉及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或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事例,如“人造树叶”、癌症治疗的新方法、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等,可以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来答题。,43,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4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的分析应用,3.要树立正确的意识,重视精神的力量,发挥主观能动性,(2)要求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回答某问题时,要从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两方面回答;要求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回答某问题时,要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方面回答;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有时单独作为一个知识点应用。分析、回答问题时要遵循“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的思路。,44,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4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的分析应用,特别提示:(1)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意识反作用的体现,也是意识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 (2)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但必须通过实践。 (3)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45,考点49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法4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的分析应用,易错警示:要注意以下几种错误观点:,(1)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2)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4)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 (5)正确意识的反作用大于错误意识的反作用。,46,例7,课标全国201623,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的相关知识。从材料来看,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跟在后面,并找到了返回的路,说明正确认识老马的识途功能才解决了“迷路”的问题,也说明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符合题意。先有老马的识途功能这个客观实在,后有人的发现,错误。实践是人的活动,老马之 “智”是动物的本能,错误。,C,47,1.宁夏盐池县以特色滩羊产业为抓手,出台“滩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推动金融、产业、人才下乡,实现了脱贫目标。盐池县的做法表明( )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 意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意识能推测未来,创造理想的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够通过人的实践变成客观现实 A. B. C. D.,1.B【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知识。该县以特色滩羊产业为抓手出台相应方案,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该县实现脱贫,体现了;意识的内容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说法错误;意识能推测未来,但不能直接创造世界,必须通过实践,说法错误。,习题,48,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文明之中国、先进之政党,必须具有“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的理念。长期以来,他始终把修身立德、治心养性作为立身之本、从政之基。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以上论述体现了( )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人的主观精神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 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 B. C. D.,2.C【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把修身立德、治心养性作为立身之本、从政之基”,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也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与题意相符;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错误。,习题,49,3.江西南昌2019届联考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威胁人类生存的担忧。有专家指出,人工智能要完全达到人类水平,有自发的情感和创造性,是很难实现的,或者说是不可能实现的。该观点是基于( ) 人工智能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无法形成意识 人工智能只是一种物质工具,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 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人工智能不具备这一特性 人工智能是有独立意识的人类制造物,无法取代人脑 A. B. C. D.,3.A【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人工智能要完全达到人类水平,有自发的情感和创造性,是很难实现的,或者说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因为人工智能和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类特有的活动,符合题意。人工智能可以超越时空,说法错误。人工智能是有独立认知的人类制造物,人工智能可以部分优于人脑,说法错误。,习题,50,考点50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法1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考查,考法2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分析应用,考法3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分析应用,51,考点50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法1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考查,考法点评:通常是以漫画、名言警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发现等为背景,设置选择题或非选择题来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时,要准确把握材料信息,明确是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哪一个角度:是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还是人类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等。 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时,有“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的单独考查,也有“运用探索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证明”“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为献计献策”等结合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考查,题型涉及体现类、启示类、措施类、依据类等类型。,52,考点50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法1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考查,1.弄清题目的考查方向,一般反面考查有: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没有按规律办事,忽视了规律的作用,没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正确认识和利用规律;等等。正面考查有: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类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等等。,53,考点50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法1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考查,2.准确理解、掌握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1)要准确把握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不是外加的)、本质的(不是现象的)、必然的(不是偶然的)、稳定的(不是多变的)联系。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54,考点50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法1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考查,2.准确理解、掌握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2)明确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的两个方法论:一要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二要发挥( ),认识和把握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主观能动性,55,考点50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法1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考查,易错警示 注意以下几个错误观点:规律是可以被创造和消灭的;规律有好坏之分;规律是永恒的、不变的;等等。,特别提示: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来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本身。,56,例8,右图漫画“有时候的成功,角度比力度更重要”体现的哲理是( )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变规律 B.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造世界 C.联系推动发展,建立了联系就能推动发展 D.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A观点错误;漫画“有时候的成功,角度比力度更重要”体现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B符合题意;事物的联系推动发展,建立了联系不一定就能推动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向上的、前进的变化,C观点错误;漫画没有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B,57,考点50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法2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分析应用,考法点评 通常是提供名言警句、漫画、现实中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事例等素材,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考查。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时,题型有:“与下列诗句寓意相似的有”“材料体现的哲理有”“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等。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时,有时单独考查,如“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观点说明”;有时作为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一个知识点考查,如“结合材料,谈谈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应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有时和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如“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或“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分析”。,58,考点50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法2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分析应用,1.规范原理的表述和内容,(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 )为转移,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2)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3)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人的 意志,59,考点50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法2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分析应用,2.注意分析、把握材料信息,一般涉及“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等信息时,大都可以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原理分析。,60,考点50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法2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分析应用,3.明确“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哲学依据是“规律的客观性”和“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在应用时经常用“规律的客观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和“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等作为知识要点来分析回答问题。,61,考点50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法2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分析应用,易错警示 注意以下几个错误观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企图创造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考法提示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常见的事例如:国家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宏观调控,港珠澳大桥通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常见的俗语如:揠苗助长,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审时度势,运用之妙、存乎一心。,62,例9,课标全国201822,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哲学依据是( ) 社会的发展受人的意志和意愿的支配 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社会的发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 社会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量变质变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等知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是渐进的量变的过程,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是飞跃性的质变过程,体现了社会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符合题意。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遵循阶段战略安排,且必须“坚忍不拔、锲而不舍”,体现要把尊重规律的客观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符合题意。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观点错误。,C,63,考点50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法3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分析应用,考法点评 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时,有两种方式:一是单独考查这一考点,选择题、非选择题都有所涉及;二是在非选择题中,把这一考点与辩证唯物论其他知识或者与其他哲学原理综合起来考查,如“分析材料中某某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运用辩证唯物论观点分析”“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等。,64,考点50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法3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分析应用,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65,考点50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法3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分析应用,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地位,“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66,考点50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法3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分析应用,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1)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客观规律。,(2)充分发挥( ),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主观 能动性,67,考点50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法3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分析应用,(4)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从辩证法角度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客观实际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变动性,即从变化的实际、不同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易错警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如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从经验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等说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是主观主义

    注意事项

    本文(2020高考政治二轮课件: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pptx)为本站会员(罗志祥3)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