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优质文档】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pdf

    • 资源ID:5304344       资源大小:900.82K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优质文档】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pdf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时2 课题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 1 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第1.2 课时课型新 教 学 目 的 知识方面 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能力方面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学习水平 实 记 理 解 应 用 分 析 综 合 教学 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 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教具 实验 准备 多媒体, 教学 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 教学 内容 及过 程 导课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这体现了一种什么现象? 大家请看章引言,有何感想? 展示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能力方面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问题探讨” ,思考讨论回答。 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小组交流提示 1. 粉色。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 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2.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 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 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只要引导学 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展示与精讲 孟德尔的初步介绍 设疑:在 140 多年前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为什么能揭示这 一科学奥秘?组织学生交流对孟德尔的初步了解。 讲述:结合学生的汇报,主要对孟德尔做以下简介。 孟德尔自幼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学习,孟德尔具有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变异的进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的意识。 在实践中孟德尔选用豌豆、玉米、山柳菊等植物,连续进行了多年的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 成功的是豌豆实验。 当时科学界开展对多种动植物的杂交实验,孟德尔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新研究方法,如从 单一性状入手观察分析遗传结果;用前人从未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用过的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研究;敢于挑战传统的观点,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等。 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 设疑: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讲述:结合挂图、课件和学生的回答,讲述豌豆的结构特点: 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纯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 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具有稳定遗传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 进行数据统计。 讲述:结合上述内容,引导学生给出性状、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正交和反交等概念。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怎样设计的? 讲述利用挂图让学生比思考边讲解。 纯种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 (或 )( 或) F1: 高茎豌豆 自交 F2: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787 :277 3 :1 给出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 F2中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 讲解 :孟德尔 8 年一共做了很多种性状,其中非常有成就的是7 对相对性状, (课件展示他做的 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显性和隐性不是偶然的,它带有相当的必然性,另外它还带有普遍 性,而且 F2 代还带有特定的比例,大致都在3:1 左右。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结合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是如何解释 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的?为什么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 教师结合图15 讲解孟德尔的解释 P: DD × dd 1.遗传因子是独立存在的 . 互不融合 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F1 配子:D d 3.F1 在形成配子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 子要发生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F1:Dd xDd 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F2 配子: D d D d F2:DD Dd Dd dd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D : Dd : dd 1: 2: 1 引出 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概念 假如雌雄配子的结合不是随机组合的能出现F231 的结果吗? 提示 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 (或 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 的性状分离比。 第2课时 实验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设疑:孟德尔在不知道遗传因子是什么的情况下,用抽象的遗传因子来分析杂交实验结果。 提出了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的假说,是超越自己时代的一种非凡 的设想。 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能出现31 的性状分离现 象吗?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指导学生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明确相关的问题。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明确实验要求。 1. 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两个小桶中的D小球和 d 小球代表什么? 1. 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生物体的精巢和卵巢;D小球和 d 小球分别代表含有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 遗传因子的配子。 2. 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d 小球和 D小球数目都是10 个? 2. 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 D小球数目都是10 个,确保雌、雄配子数目相等。 3. 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 3. 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4. 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 50100 次的含义是什么? 4. 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 次,是为了确保 观察样本数目足够多。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准备实验材料用具。巡回检查、指导学生做实验。 组织学生汇报,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将每个小组的实验结 果与全班总的实验结果作比较,比较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思考:为什么全班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更接近?如果孟德尔在研究遗传实验时,只统计10 株豌豆杂交结果,他还能正确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吗? 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 DD Dd 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 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 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 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当对 10 株豌豆的个 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 设疑:孟德尔假说合理地解释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但是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仅能 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该能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孟德尔是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呢? 讲述: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给出测交概念,指导学生通过绘制遗传图解,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 巡视检查学生习作的情况。 通过课件或板图,展示规范的测交遗传图解,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纠正。 杂交子一代隐性纯合子 高茎矮茎 测交Dd × dd 配子 D d d 测交后代 Dd dd 高茎矮茎 1 : 1 遗传图解2 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图解 展示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即用子一代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测交,在得到 的 64 株后代中, 30 株是高茎, 34 株是矮茎,两种性状之比接近11。 设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相同,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孟德尔设计 测交试验的巧妙之处是什么? 介绍假说 演绎法。 四、分离定律依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 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技能训练提示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 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巩固与总结 1选材: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纯种 性状易区分且稳定真实遗传 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一对相对性状的正交 P(亲本)高茎DD X 矮茎 dd 互交反交 F1(子一代) 高茎Dd 纯合子、杂合子 F2(子二代) 高茎DD :高茎Dd :矮茎 dd 1 :2 :1 分离比为3:1 3解释 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区分大小写)因子成对存在。 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测交( F1) Dd X dd F1是否产生两种 高 1 : 1 矮比例为 1:1 的配子 教学 后记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时2 课题 第 2 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 第 3.4 课时课型新 教 学 目 的 知识方面 1. 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2. 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能力方面 1、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杂交试验分析图解 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试验及其图解 学习水平 实 记 理 解 应 用 分 析 综 合 教学 重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 难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教具 实验 准备 多媒体 教学 方法 归纳法、讨论法、师生互动法及讲授 法等 教学 内容 及过 程 导课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 提示可以通过水稻杂交育种等实例,使学生自然地认识到任何生物都不止表现一种性 状,后代表现的特征可以是两个亲本性状组合的结果。进一步地思考讨论,双亲的性状是遵循 什么规律进行组合、传递给后代的?在育种实践中人类如何获得所需的性状组合? 展示教学目标 提出问题 阅读 P9P10 第三段,思考时提出的问题。 自主学习 小组交流 展示与精讲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影响其他相对性状?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是怎样设计的? 讲述教师以挂图和学生的回答讲述: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一)实验现象 1、杂交 P:黄色、圆粒X 绿色、皱粒 (种子)(种子) (植株)(植株) F1:(受精卵) 黄色、圆粒 (种子、 100%) 2、F1 自交:黄色、圆粒(种子时的F1) (即:黄、圆X 黄、圆) 同植株卵子精子 F2:种子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315 108 102 32 ( 9 :3 :3 :1 ) (二)数据分析 1、分析每对性状的F2: 粒色:黄 /绿 = 315+101 / 108+32 3:1 粒形:圆 /皱 =315+108 / 101+32 3:1 2、结论: 1)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仍遵循分离定律; 2)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时,遗传因子互不干扰。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杂交:纯黄、圆X 绿、皱 P 基因型( YYRR )(yyrr ) 配子:YR yr F1:YyRr (黄色圆粒种子) 2、F1 自交植株 F1 配子: YR yR Yr yr (每对遗传因 1/4 1/4 1/4 1/4 子彼此分离, YR 不同对的遗传 yR 因子可以自由 Yr 组合) Yr F2: YR (1/4)yR(1/4)Yr (1/4) yr (1/4) YR (1/4 YYRR YyRR YYRr YyRr yR 1/4 YyRR yyRR YyRr yyRr Yr 1/4 YYRr YyRr YYrr Yyrr yr 1/4 YyRr yyRr Yyrr yyrr F2 基因型则有: 至少有一Y 一 R 黄圆(前显后显)(9/16) :Y_R_ : YYRR (1/16)YyRR (2/16) YYRr ( 2/16)YyRr (4/16) 二 yy 有 R:yyR(前隐后显)绿圆_: (3/16) yyRR (1/16)yyRr (2/16) 有 Y 两 rr:Y_rr (前显后隐)黄皱:(3/16) YYrr (1/16)Yyrr (2/16) 两 yy 两 rr:yy rr(前隐后隐)绿皱:( 1/16) yyrr (1/16) 提示从数学角度看,(31) 2 的展开式为93 31,即 933 1 的比例可以表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示为两个31 的乘积。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果对每一对性状进行单独的分析, 如单纯考虑圆和皱或黄和绿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时,其性状的数量比是圆粒皱粒= (315+108)( 101+32)=3 1;黄色绿色=(315+101)( 108+32)=31。即每对 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这无疑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 遗传结果的乘积,即 9331 来自于( 31) 2。 (第 2 课时)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1、亲本:( F1 种子)黄圆X 绿皱 设计:(YyRr )(yyrr ) 植株 配子YR yR Yr yr yr (1/4) (1/4) (1/4) ( 1/4)100% YyRr yyRr Yyrr yyrr 1/4 1/4 1/4 1/4 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1 1 1 1 测交后代实际:31 27 26 26(F1 作母本) 24 22 25 26(F1 作父本) 结论:测交有4 种( 1:1: 1:1)的后代,说明F1 产生 4 种( 1:1:1:1)的配子,细胞 二对遗传因子进行自由组合。 三、自由组合定律 板书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 扰的;在形成配子时, 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 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五、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成功的原因: 提示 1. 豌豆适于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有:(1)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 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获得纯种,纯种杂交获得杂合子;(3)花比较大,易于 做人工杂交实验。孟德尔正是因为选用了豌豆做杂交实验,才能有效地从单一性状到多对性状 研究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才能对遗传实验结果进行量化统计,所以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是科 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2.如果孟德尔只是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遗传规律,因为如果 研究 n 对相对性状,将会有2n 个性状组合, 这是很难统计的,也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问 题,揭示生物的遗传规律。这也是前人在遗传杂交实验中留下的经验与教训,孟德尔恰恰 借鉴了前人的遗传研究经验,改变实验方法,从简单到复杂地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实验结果, 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3. 很难。因为通过统计,孟德尔发现了生物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数学比例,这引 发他揭示其实质的兴趣。同时这也使孟德尔意识到数学概率,也适用于生物遗传的研究,从而 将数学的方法引入对遗传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 4. 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不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还应该能够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 可参考教科书对“假说演绎法”的解释。 5.(1)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孟德尔在维也纳大学进修学习时,通过对自然科 学的学习,使他具有生物类型是可变的,可以通过杂交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等进化思想。同时孟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德尔还学习数学,使他受到“数学方法可以应用于各门自然科学之中”的思想影响,产生应用 数学方法解决遗传学问题的想法,使孟德尔成为第一个认识到概率原理能用于预测遗传杂交实 验结果的科学家。 (2)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观察遗传现象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 设的研究方法。 (3)勤于实践。进行了8 年的研究,统计分析。 (4)敢于向传统挑战。提出了“颗粒性遗传”的思想。 总结: 1、选材准确自花传粉中闭花传粉的自然纯种豌豆; 人工传粉杂交后可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结果可靠 豌豆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高- 矮;圆粒 -皱粒;) 2、研究方法恰当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遗传研究,后多对相对-,设计测交实验进行 验证; 3、利用统计学进行分析;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基本单位-。 2、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高度(高茎、矮茎) 3、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的基因组成。 如 DD、Dd高茎dd矮茎 4、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 d) 提示性状表现遗传因子组成环境条件 七、分离规律实验现象与遗传题解题 1、高X 矮高亲本杂交( AA X aa) ; 2、F1 高 X F1 矮高3:矮 1 亲本杂合子自交(Aa X Aa ) ; 3、F1 高X 矮高 1:矮 1 亲本测交( Aa X aa ) 巩固与总结小结 1 2 n 对基因杂交F1形成配子数 F1配子可能的结合数F2的基因型数F2的表现型数F2的表型分离比 1 2 2 4 4 16 3 9 2 4 3: 1 9:3:3:1 2 n 2 n 4 n 3 n 2 n (3+1) n 后代性状分离比说明 3 :1 杂合子X 杂合子 1 :1 杂合子X 隐性纯合子 1 :0 纯合子X 纯合子;纯合子X 显性杂合子 教学 后记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时3 课题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 1 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 5,6,7 课时课型新 教 学 目 的 知识方面 1. 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2. 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 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4. 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能力方面 1.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 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学习水平 实 记 理 解 应 用 分 析 综 合 教学 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3)受精作用的过程 教学 难点 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教具 实验 准备 多媒体挂图、模型教学 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述法、比较法 教学 内容 及过 程 导课 章引言大家请认真看P15的第 2 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引言。 展示教学目标 提出问题 问我们上学期学过,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是哪三种? 以前学过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现在学习减数分裂。 问首先请看 “问题探讨” 中的图, 仔细观察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有什么区别? (答:配子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配子染色体是由体细胞每对染色体中分别 取出一条组成的。) 问:这说明配子是如何产生的?(答:由体细胞分裂而来的。) 问这个过程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吗?有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 (答:染色体复制、均分;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从而在生物亲代和子代间保持 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而配子的形成需要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可见它不是通过普通的有丝分裂产生的,而是 通过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即减数分裂产生。 自主学习 小组交流 展示与精讲 一、减数分裂 问减数分裂的含义是什么?配子的形成为什么必须经过减数分裂? 强调: (1) 范围 :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无性生殖的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 (2) 特点 : 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 结果 : 新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半。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 下面我们结合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 讲述: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 中形成的。 (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图2-1。) 睾丸里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曲细精管。在曲细精管中,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大量的精原细胞。 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这说明精原细胞是通过哪种方式产生 的? 在精原细胞时期,进行了染色体复制。此时相当于有丝分裂的哪一个时期? 复制的结果,染色体由2 个染单体组成 (板画 ) ,也和有丝分裂间期一样,染色体 是细丝状,用光学显微镜是看不到的。 间期复制完成后,细胞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期,此时的细胞,叫初级精母细胞。第一 次分裂的前期,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叫联会 。所谓的 同源染色体 ,指减数分裂时配 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联会后,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粗,逐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每个染色体都含有两个姐妹 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每对同源染色体则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 强调 :1 个四分体 1 对同源染色体2 条染色体 4 条染色单体(DNA ) 由此,我们可以推算,果蝇体细胞有4 对 8 个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形成多少个四分体? 人呢? 把四分体时期和联会时比较,由于染色体复制在精原细胞时就发生了,因此,它们所含的 染色单体、 DNA数目都是相同的,不同的主要是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不同,联会时染色体螺旋 化程度低,染色体细,在光学显微镜下还看不清染色单体,因此,没有在图上表示出来。四分 体时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高,染色体变粗了,可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染色体有 两个单体。 随后,各个四分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同源染色体好象手拉手似地排成两排,( 教师指着相应 的图说明 ) 纺锤丝收缩, 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导致四分体平分为二,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 但此时着丝点并未分开,每一染色体上仍有两条染色单体。接着发生细胞分裂,一个初级精母 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而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只有初级精母细胞的一 半了 。 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分开,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由于两个同源染色体在细胞中央 的排列位置是随机的,可以互相交换,因此,就决定了同源的两个染色体各移向哪一极也是随 机的,这样,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就可以自由组合。 提示 3.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非姐妹染色单体间 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使得细胞两极各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从而使形成的次级精母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为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等行为。 上述过程可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这样再通过以后发生的两性配子结合成合子的受精 作用,就能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保证遗传的稳定性 。上述过程还可 以使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多样,从而增加了生物的变异,增强了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基本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成一排,后期,着 丝点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成为两个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 移向两极,接着,细胞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4 个精子细胞,减数分裂完成。 提问:把精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刚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以及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有何变 化?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精子细胞再经过变形,形成精子,在这个过程中,丢掉了精子细胞的大部分细胞质,带上 重要的物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轻装上阵,并形成了一个长长的尾,便于游动。 总结:现在,我们再重复回顾一遍精子的形成过程( 板书总结过程) 。 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联会成着丝点分裂 精原复制初级 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单体分开精 变形精 细胞精母分离(自由组合)精母细胞子 染色体 2N 2N N 2N N N DNA 2C 4C 4C 2C 2C C C 强调: 1染色体复制在精原细胞时期。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一次分裂时期,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3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一分为二,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第 2 课时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下面我们再来了解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讲述: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卵巢中形成的,其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基本相同, 但也有区别。 ( 示卵细胞形成过程挂图,并随讲授内容完成板书) 提问:请同学们将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相比较,找出二者的相同与不同处? (答: 相同点 :染色体复制一次,都有联会和四分体时期,经过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 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在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有着丝点的分裂,最后形成的卵细胞,它 的染色体数目也比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不同点 :每次分裂都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细胞,小的叫极体,极体以后都要退化,只剩下 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是形成4 个精子;卵细胞形成后,不需要经过变形,而精子要经 过变形才能形成。)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即四分体中 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有时会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这种现象称为交叉互换,容易引 起生物的变异。 ( 指示课本中减数分裂图解相应处,教师粗略介绍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 判断分裂图象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奇数减或生殖细胞 染不有丝 色有配对 体偶数同源染色体有减 无减 实验: P21 1. 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 列、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位置,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 体不含染色单体。 2.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细胞赤道板的两侧,末期在细胞两 极的染色体由该细胞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每条染色体 均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的位置。末期细胞两极 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3.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的过程相同;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 不同阶段。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多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推测出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 第 3 课时二、受精作用 讨论一 1. 代表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同源染色体联会。 2.4 条。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2 条。 3.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双 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 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4.2 个。 2 个。 讨论二 1. 每个配子都含有两种颜色的染色体。2. 4种。 3. 8种。 提问:生物的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精子和卵细胞。那么,这些成熟 的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呢?生物的体细胞是怎样形成的?(答:通过受精作用 形成。) 提问:什么是受精作用?(答: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 请学生看教材彩图2-7 ,设想受精的具体过程,并在教师引导下尝试描述。) (答: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与此同时,卵 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 精子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提问:通过受精作用,染色体的数目出现什么变化? (答: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来自精子( 父方 ) ,一 半来自卵细胞 ( 母方 ) 。) 提问: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同学们现在是否真正明白了同源染色体一 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意思了? (答:从同源染色体的角度看,精子和卵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都是成单存在,精子带有其 中的一条,卵细胞带有其中的另一条。受精后,这两条同源染色体到了一个细胞中,它们就成 对存在了。所以,关于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说法,就是这个意思。)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受精后,受精卵迅速地进行细胞分裂、分化,新生命由此开始了遗传物质与环境相互 作用的发育过程。 总结: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图解( 教师从成体开始边讲边板画逐步展示) 。略 同学们已经知道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必须通过受精作用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 发育成新个体。对于生物个体而言,父亲体内所有的精原细胞,染色体组成并无差别;母亲体 内的卵原细胞也是如此。可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提问:那为什么同样双亲的后代会呈现多样性呢?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原因:新一代继承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以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形成的配子的染色 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 性,所以必然导致后代性状的多样性。) 提问:这种多样性对于生物进化有什么作用? (答: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此外,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出,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 复到原来的数目,从而使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保持恒定,因此,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 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由此也可看出,生 物的各种变化无论有多复杂,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巩固与总结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 时 期 间 期 前 期 中 期 后 期 末 期 染 色体数 目(条) 8 8 8 16 8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 细胞 类型 精原 细胞 初级精 母细胞 次级精 母细胞 精 细胞 染色 体数目 (条) 8 8 4 4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 教学 后记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时2 课题 第 2 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课时课型新 教 学 目 的 知识方面 1. 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 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 的热爱。 能力方面 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学习水平 实 记 理 解 应 用 分 析 综 合 教学 重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教学 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教具 实验 准备 教学 方法 列表比较法、对话法、探究法 教学 内容 及过 程 导课 引导学生阅读 “ 问题探讨 ” 一栏的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提示这个替换似乎可行。由此联想到孟德尔分离定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的行为与同源 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很相似。一条染色体上可能有许多个基因。 展示教学目标 提出问题 阅读思考 自主学习 一、萨顿的假说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基因染色体 在配子 形成和受精 时 保持完整性和独立 性 保持相对 稳定的形态结 构 在细胞 的存在方式 在配子中,成对中的 一个 在体细胞中,成对存 在 同左 体细胞 中的来源 一个来自父方,一个 来自母方 同左 形成配 子时的行为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 合 非同源染 色体自由组合 阅读思考回答填表 小组交流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展示与精讲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的实验证据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作答。(如果学生的学习有困难,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如下问题进行 分析解释。) 1.根据哪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出果蝇的显性性状?为什么? 2.果蝇的白眼性状遗传有什么特点?是否与性别有关? 3.如果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用字母W 表示,而且它位于X 染色体上,你能用基因W 和 X 染色 体写出摩尔根的两组果蝇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吗? 4.如果你是摩尔根,你将如何解释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 5.需要设计一个测交实验来验证你的解释吗?为什么?如何设计? 板图证据:果蝇的限性遗传 红眼X W X W X 白眼 X wY X W Y 红眼X W X w 红眼X WXW :红眼X WXw:红眼 XW Y:白眼 X wY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第 2 课时介绍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成果。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分离定律: 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 代。 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巩固与总结 再次强调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1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 的载体)2依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在杂交中保持完整和独立性成对存在 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 3证据:果蝇的限性遗传 红眼X WXW X 白眼 X wY X W Y 红眼X WXw 红眼X WXW :红眼X WXw:红眼 X W Y:白眼 XwY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现代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 分离定律: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教学 后记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时2 课题 第 3 节 伴性遗传 第课时课型新 教 学 目 的 1.知识方面 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3. 能力方面 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水平 实 记 理 解 应 用 分 析 综 合 教学 重点 (1)伴性遗传的特点。 教学 难点 (1)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教具 实验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 内容 及过 程 导课 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提示 (该问题只有在学完本节内容之后,学生才能够比较全面地回答,因此,本问题具 有开放性,只要求学生能够简单回答即可。) 1.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 佝偻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这两种遗传病在遗传表现 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 2.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 佝偻病基因尽管都位于X 染色体上,但红绿色盲基因为隐性 基因,而抗维生素D 佝偻病基因为显性基因,因此,这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不相同, 红绿色盲表现为男性多于女性,而抗维生素D 佝偻病则表现为女性多于男性。 展示教学目标 提出问题 什么是伴性遗传 (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自主学习 问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故事并让学生完成“资料分析”。 问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教师板画教材中的色盲家系图,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 小组交流 (1)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的?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答案:男性。 与性别有关。 ) (2)代中的1 号是色盲

    注意事项

    本文(【优质文档】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pdf)为本站会员(白大夫)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