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 资源ID:623012       资源大小:25.14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第 1 页 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特征码 pAKGkDtjTWZXsLIEJLyI 为适应 21 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发展终身教育,建立适合当地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新机制。根据我市教育发展的实际,特制定 全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 “十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1、基础教育。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 146 所,在校 学生 71895 人,其中小学 77 所,在校生 45034 人;初级中学 47 所,在校生 17532 人;高中 20 所,在校学生 8885 人。分别 较 2000 年增加 7648 人、4339 人和 4247 人。幼儿园 32 所,在 园幼儿 8244 人,比 2000 年增加 2617 人。全市有 6 所幼儿园达 到省一级一类幼儿园标准。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 99.2%,初等 教育完成率 96.9%,较 2000 年分别提高 0.71 个和 1.78 个百分 点;适龄少年入学率 93%,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 91.9%,较 2000 年分别提高 4.49 个和 2.9 个百分点。全市有 122 名残疾 儿童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 71.3%。基本普及九年义务 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以下简称“两基”)的目标初步实 现,全市 8 个地区中已有 7 个地区通过国家组织的“两基”验 收。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高中阶段在校生达 8885 人,高中 第 2 页 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 71%;“十五”期间,向省内外大中专院 校输送人才达 7607 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的文化水 平进一步提高。 2、 成人职业教育。 “十五”期间全市共扫除文盲 7480 人,全市现有青壮年文盲 1870 人,非文盲率为 99.3%。实现了 基本扫除文盲的目标。全市开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47 所,比 2000 年增加 21 所。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班 215 期,培训农民达 25 万人(次)。职业技术教育结构进一步 改善,职业教育呈现出逢勃发展的势头。 3、 民族教育。目前,全市有专设民族小学 24 所(其中 寄宿制学校 23 所),在校学生 4404 人;民族中学 8 所,在校学 生 2141 人。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 25712 人,占全市在 校学生总数的 35.8%。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98.7%,其 中纯村 94.6%。 4、办学条件 。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体制基本形成,教育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XX 年全市财政对教 育的拔款为 9837 万元,公用经费占教育事业费的 21%,比 2000 年分别增加了 4497 万元和提高了 15 个百分点。 “十五”期间, 各级政府争取到项目资金达 15717.03 万元,改造中小学 152 所, 改扩建面积 175600 平方米。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 123 个,计算 机教室 58 个,光盘播放点 3 个,全市中小学拥有计算机 4856 台,平均每 15 名中小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 “十五”期间建成 第 3 页 标准化中小学 14 所,各级各类学校的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图 书体育器材等办学条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5、教师队伍建设。 “十五”期间,通过各种形式,改进 和加强教师培训,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合 格率分别达 99.8%、95.6%和 67.4%,比 2000 年分别提高 9.3 个、 8.1 个和 8.9 个百分点。目前,全市教职工共 5313 人,其中小 学教师中达到大专学历以上的共 1897 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 81.7%,初中教师中达到本科学历以上的共 451 人,占初中教师 总数的 40.6%。教师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住房条件 明显改善,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日渐浓厚。 6、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 管理体制已经确立,中小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教师管理体制正在建立。办学体制改革 不断深化,社会力量办学得到迅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进 一步深入,新课程改革在全市推广,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符合 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和考试制度初步建立,教育质量和学生整 体素质逐步提高。 二、 “十一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 21 世纪头 20 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新 兴工业基地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 战略性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对外开放的扩大,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对提高劳动者素 第 4 页 质和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广大群众的 教育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愈加强烈。我们 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抓住机遇,迎 接挑战,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努力推 进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当前,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 矛盾和困难,如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的普及、巩固 和提高的任务很重;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和 改进;实施素质教育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现行的评价体系和 考试制度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综 合素质有待尽快提高;办学条件急需改善,教育现代化和信息 化程度较低等。对于这些困难和矛盾,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增强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进一步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 “十一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 则和主要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 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 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深化、提高、 发展的方针,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先发展基础教育 和民族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 革,加快中小学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统筹城乡 第 5 页 教育、区域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为富民强市提供强有力的智 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 “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进和 加强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2)坚持科学发展观,按教育规律办教育,加强教育科学 研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性的原则,更加关注 处境不利人群的受教育问题,努力为公民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 (4)贯彻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把提高质量和 优化结构摆在突出位置。 (5)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推进教育工作的法制化、 规范化、科学化建设。 (三)20XX 年主要目标 1、巩固、扩大“两基”成果。20XX 年,全市实现“两 基”目标, “两基”人口覆盖率达 100%。小学适龄儿童全部入 学,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 96%,初中辍学率控制在 3%以下, 全部扫除青壮年文盲。到 20XX 年,全市实现高质量、高标准的 “两基” 。 2、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 育,努力使城乡儿童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20XX 年,3-6 第 6 页 岁幼儿入园率达 70%(其中城镇达 90%),农村学前一年幼儿入园 率达 85%。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学校教育作为提高义务教育整 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创造条件,给残疾儿童提供就学 机会,到 20XX 年力争使全市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 85%。 3、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加大 高中教育普及程度,到 20XX 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 76%;20XX 年,全市高中阶 段毛入学率达 80%。大力加强普通高中建设,在全市建成 2 所 省级、3 所市级示范性高中。 4、重视发展民族教育。努力完成 “两基”攻坚任务, 力争 20XX 年全市全面实现“两基”目标。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 程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坚持抓三率(入学率、巩固 率、完成率)、抓质量,促使民族教育再上新台阶。20XX 年, 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99%。进一步加大在异地举办高中 班的力度;大力加强民族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组织实施好教 育对口支援工作。 5、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到 20XX 年,力争全市职业学校在校学生达 1000 人, “十一五” 期间,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城镇居民职前、在职和转 岗再就业培训,每年培训农民 5 万人次。 6、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在抓学校管理,改进教学 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下 第 7 页 功夫,认真打造教育品牌,力争使教育教学质量走在全省前列。 20XX 年,全市高考本科上线率达 55%以上,重点本科上线率达 25%以上。 7、培养一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每年选派 20%的教师参加国家、省、市三级培训, “十一五”期间使所有 教师都能得到轮训。广泛开展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到 20XX 年, 全市小学 专任教师学历全部合格,其中专科以上学历达 95%; 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 98%,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达 75%;高 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 85%;职业学校“双师型 ”教师达到一定 比例。 8、改善办学条件。20XX 年前新建扩建校舍 4.46 万平方 米,消除现有危房 3.95 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分 别达到 6 平方米和 8 平方米,其中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达到 3 平方米。到 20XX 年,教学仪器设备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城镇 小学和乡中心小学按规定建成标准的科学实验室、手工制作室 和科技活动室;中学按规定标准建成完整的物理、化学、生物 实验室,实验开出率达 85%。按每生每年新增一册图书的标准, 增配图书 45 万册,生均图书小学达 20 册,中学达 30 册。全市 20%的学校建成省级标准化学校。 9、加快教育信息技术建设。到 20XX 年,全市乡镇以上 中心学校建成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县(市)所在 地中小学建成校园网;全市所有中小学建立安装远程教育平台, 第 8 页 享受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使所有教师都能参加信息技术教育培 训,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设备进行教学。 四、 “十一五”期间教育重点建设工程 “十一五”教育规划目标的实现要通过一批重点教育项 目的实施来推动。 (一)实施“ 两基攻坚工程” 。 “两基”攻坚是教育 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按照“改革、调 整、完善、提高”的方针,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落实保障措 施,实施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等教育项目,统筹使用好中央下达的各项资金,在合理布局、 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加快农村学校的改扩建步伐,改善办学条 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根据国家扶贫政策,采取对家庭 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和对寄宿制学生给予生 活补助等措施,切实解决失学、辍学问题。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 设工程”的主要建设任务是新建、改扩建校舍 5.75 万平方米, 项目学校教学仪器、图书、课桌凳和学生用床配齐率达到 100。 “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主要建设任务是改造农村中 小学危房,通过实施这些工程,实现“两基”规划任务和教育 改革发展目标。 (二)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 “十一五”期间,以 实施好“三室”建设为突破,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进 一步解决中小学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使中小学实验教学正常 第 9 页 开展,落实新课程改革及课程计划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按教材要求开齐、开足、开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 开出率达 85以上。 加强中小学课程实验教学建设和学生技能操作训练的教育, 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 能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做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各类实 验和实际操作训练工作,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减轻学 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按照“面上推广、 点上深化”的方针,构建和完善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 面实施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逐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深化 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加强中小学试验教学改革和技术课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发 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建立省和市两级新课程的跟踪、检测、 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检测。 大力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完善小学升初中就近入 学制度;积极探索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为基础、综合评价相 结合的高中阶段招生办法改革。 (三)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 加快构建农村中小 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推进普通 第 10 页 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网络教育资源 的整合与共享。主要建设任务是建设市教育局信息中心及县、 市信息中心。工程目标是利用远程教育、网上资源及学校现有 的各类教育资源和设施,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利 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幻灯投影、多媒体计算机等多种信息 渠道获取知识,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教育方式,促进教 育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和教育信息化 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运行保障机制。使师生 通过网络进行有关教案、教程、练习、教学咨询、交流、网上 论坛等,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 师主导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宽视野和知识 层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 力的人才。 (四)实施“优质高中扩招工程” 。 工程目标是彻底解决 全市高中校合不足的问题,扩大优质高中资源,逐步实现全市 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 主要建设任务是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扩大招生规模,改扩建 高中 5 所。 五、 “十一五”期间海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为确保全市教育“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采取 以下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从实践“三个 第 11 页 代表”重要思想和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高度,充分 认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 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协调解决教 育发展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每年为教育办几件实事。完善县 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教育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落实行政 责任追究制。加大教育执法力度,依法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 突出问题。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制定系列教育评价制度, 实施对不同类型地区教育的分类督导评估,全面推动中小学督 导评估工作。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机制, 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考核政绩和表彰奖励的主要依据。加强督 导与队伍建设,完善督导和检测手段。 2、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 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民族教育的决定 ,提高对农村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继续加 大“两基”工作力度,投入力度和执法力度,打好“两基”攻 坚战,确保如期实现“两基”目标。已实现“普九”的地区着 力做好巩固提高工作,积极扩大高中阶段招生,进一步完善学 前教育,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建立“市义务教育贫困学 生助学金”基金,市上每年拿出一定专项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 生。认真贯彻落实“两免一补”工作,到 20XX 年,争取农村义 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 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 第 12 页 困难而失学。规范教育收费,认真执行基础教育收费政策,特 别是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一费制”收费办法,加大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治理力度,切 实减轻农民负担。坚持以寄宿制为主的多种办学形式,提高规 模效益和教学质量。继续落实中央、省、市确定的发展民族教 育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市政府批转的市教育局等 10 个部门制 定的关于做好我市“两基”攻坚县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 意见 ,积极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加强学校管理,改善办学 条件,促进农村教育快速发展。 3、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 “十一五”期间,职业技术 教育紧紧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社 会需求为目标,进一步转变办学思想,破除单纯办学办校的观 念,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 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与就业 能力培养;加强与行业、企业、科技推广单位的合作,推广 “订单式” 、 “模块式”培养模式,积极培养本地区经济社会需 要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利用现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广泛开展 扫盲和实用技术培训,加强“三教”统筹,形成较为完备的农 牧民文化和实用技术教育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 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法 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增加职业教育 投入的要求。 第 13 页 4、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增加教育投入。认真落实 “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 体制。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 督促县级人民政府认真履行义务教育责任,抓好教育发展规划、 经费投入、教师管理和教职工工资发放等工作。督促乡(镇) 人民政府和村委会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责任,改善办学 条件,维护学校的治安和安全,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要求 各级政府切实落实中央和省市已出台的关于增加教育投入的政 策措施,特别是要保证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的“三个增 长” 。在积极组织实施国家教育建设项目的同时,市级财政在现 在每年安排 200 万元的教育专项资金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教 育的投入,力争“十一五”期间,使海西教育基础设施有一个 根本的改观。做好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切 实加强对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征管工作,做到定额征收,专户储 存,并全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坚决纠正一些地方截留、挪用 或用教育费附加、转移支付等教育专项资金抵顶教育事业费拨 款的做法。继续积极争取和组织实施好国家教育项目,抓紧进 行中小学危房改造,力争到 20XX 年基本消除现存危房。完善企 业及公民个人向教育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探索企业合理分担 职业教育经费的办法。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 办产业。 5、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贯 第 14 页 彻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 加强学校编制管理,按照“精干、高效”的要求,科学设置学 校机构和岗位;依照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 核,合同管理的原则,推进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实行“资格 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任” 。深化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完 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 度。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和校长负责制,建立公开选拔,竞争 上岗,择优聘任的校长选拔制度;健全校长考核、培训、激励 等相关制度。改变教师教育模式,以高水平的教师教育机构为 依托,向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协调发展,职前职后教 育相沟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并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构 建终身学习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在“十一五”期间市每年从 市财政安排的教育专项资金中拿出 20 万元用于教师培训,不断 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大力 加强教师与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 和管理人员的教学与管理水平。 6、全面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努力实现教育教学 手段的现代化。 “十一五”期间,城镇中小学基本实现“校园网” ,农村初级中学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数字电视收视 系统全部覆盖,初步建立起远程教育运行管理保障机制,形成 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环境;大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 普及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全面提高 第 15 页 教学水平提供技术服务。20XX 年前,建设并完善市、县、学校 三级电教中心,配齐、培训专职专电教人员;在全市 140 所学 校建成电子阅览室、电子语音室、资料库;在全市 130 所学校 建成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到“十一五”末,在全市 130 所学校 建成网络化教学体系,即:每所学校根据其规模配备 540 台 计算机的电子备课室、电子主控中心、班班通、1050 台的计 算机教室;对全市中小学校长、专任教师分期分批进行全员信 息技术达标培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一线教师的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实 现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我市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来看看)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