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二首》《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6269130       资源大小:68.6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二首》《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x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2. 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解读诗歌。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热爱古诗文, 学会全面看待问题。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课时安排: 1 课时相关资料背景资料: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 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 并借景说理, 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 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描写山的诗歌: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王之涣:登鹳雀楼 )2.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3.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4.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王维:鹿柴 )5. 望庐山瀑布大林寺桃花教学过程一、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 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们的不断探索, 反复学习。 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熠熠生辉, 永放光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出示:第 1页共 4页宋苏轼)1. 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2.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诗。 (出题解题)3. 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在苏轼四十九岁时, 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 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 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二、学习古诗1.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来到了庐山,这里山高水长,云雾迷蒙,这里古木参天,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如梦似幻, 我们沿着山道拾级而上, 来到了西林寺,走进寺内,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一首诗题西林壁 ( 课件出示古诗 ) 。(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 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 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 )(2)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3)全班齐读古诗。2. 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任务: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2)反馈小组学习情况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第 2页共 4页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 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岭峰(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出示小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在远处 _, 在近处 _, 在高处 _, 在低处 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此项练习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 降低理解难度, 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指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理解“缘”并指导写法。纟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横折)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生:因为他离庐山太近了(4)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3. 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理。(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 学生很快就能说出: 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 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多角度观察。)(2)出示练习 2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因此,我们要 _就要。(悟出的道理)第 3页共 4页(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3)指导朗读。4. 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5. 小结。第 4页共 4页

    注意事项

    本文(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二首》《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罗晋)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