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docx

    • 资源ID:641674       资源大小:34.26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docx

    第 1 页 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 特征码 udSfpicyBhqSsWuaWkts * 一百五十年来,世界上无数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 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大历史任务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列宁、 毛泽东分别在俄国和中国成功地进行了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 制度。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各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 了长期艰难的探索,但是都不成功。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后,认为共同 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基本特征,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 一个东西。针对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历史时期是社会主义的初级 阶段基本国情,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前提是 生产力的发达和经济的繁荣,并且把公有制为主和实现共同富 裕,不搞两极分化看成是社会主义之所以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两 个重大的标志。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突破 传统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家们由于历史的局限,将私有制看 成了一切罪恶之源,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就必须要将生 第 2 页 产资料私有制改为公有制,既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又是 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主要特征,公有制的实现以及实现程 度成为衡量社会主义的及其成熟度的标志。因此许多社会主义 国家在取得革命胜利后,由此废除了私有制和商品经济,走上 了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道路。但是,经过众多社会主义国家几 十年的实践证明,公有制与计划经济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共同富 裕,只能导致共同贫穷,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遭受了重 大挫折。 (一)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曾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 度发展、高度成熟的前提下,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实现社会 主义。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 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占有,实 现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消费品的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原 则,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没有商品、没有货币,实行计划经济。 在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所作的原则性构思想中,发展生产 力被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创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初,由于 囿于马克思、恩格斯原来的设想,认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后, 第 3 页 就需要利用国家权力,以社会的名义把全部生产资料变为国家 所有;而国家一旦实行了社会所有,货币和商品生产就要废除, 旧的分工和竞争也随之消失,为统一的计划经济和直接的产品 分配所取代,社会将进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只保留按劳分配) 。 在 1919 年制定俄共(布)八大新党纲时,列宁坚持社会主义是 非商品经济的社会,并且在实践上尝试在俄国建立以产品经济 为内容的高度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体制“辛迪加” 。在苏维 埃共和国成立之初,为了巩固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列宁依据当 时国内战争需要,没有实施关于社会主义“辛迪加”的设想, 而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体制和政策 。战争结束后,1921 年 初,俄国农民由于余粮征集制而对苏维埃政权产生不满,城市 工人因生活困难而对俄共(布)产生不信任,对社会主义产生 怀疑。现实使列宁重新认真考虑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到 底应建成什么样子这个重大问题。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他在 晚年写的八篇中集中探索了在落后的俄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 问题,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如关于发挥私人资本主义作用的 观点,关于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允许和鼓励小农经 济发展等观点。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基本上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 行全社会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的设想,领导苏联人 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第 4 页 时,由于在整体上忽略俄国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情况,逐步建立 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了斯 大林模式。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斯大林模式逐步表现出既 束缚生产力发展,又限制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从而影响人 们积极性的发挥的严重弊端。苏联七十几年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发展重工业和备战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但是,随着国民经济 规模的扩大,体制僵化越来越限制了生产率进步,大大限制了 社会主义发挥的应有经济潜力。正是这种具有严重弊端的体制, 才使矛盾逐步积累、激化,导致斯大林逝世后一系列历史事件 的发生,最终导致社会主义苏联的崩溃和解体。与此同时,东 欧诸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基本上是照抄照搬斯大林模式, 同样形成了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最终 造成社会主义在东欧的失败。反思前苏联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 失误,就是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并且为此消耗了 过多的宝贵资源和科技力量,年代虽然曾一度有所调整, 但是,由于未能根本改变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人民生活 长期得不到改善,导致执政基础的流失,共产党痛失执政地位。 美国国际战略专家布热金斯基认为,前苏联的计划经济虽然能 够生产出大量的洲际导弹和核潜艇,但是,无法生产出充足的 “黄油面包” ,经济的长期发展方向令人民失望,因为在经济增 长中,人民几乎得不到多少好处,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从而导致了失败的结局。 第 5 页 (二)毛泽东三十年艰难的探索 建立一个国家,巩固执政地位关键在于通过发展生产力, 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 拥护和支持。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社会, 毛泽东先后在不同的场合提出要代表人民利益,但是在如何实 现人民利益的问题上,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 艰辛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领导人充满着胜利后的激情,怀着 一种赶超先进国家的强烈愿望,调动和利用了新社会制度诞生 使全体劳动人民地位改变的巨大政治效应和政治热情,针对中 国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采取外延扩展型经济增长和高积 累、低消费的投入带动型赶超并重的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重工 业。充分发挥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动员能力,迅速动员 和集中使用了全国的资源,借助前苏联的援助,以苏联模式为 样本,在旧中国及其落后的基础上,实行均衡发展战略,在生 产力空间布局上以“均衡”为主,提高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由于忽视了在中国占绝大多数农民的问题, 建国几年后农业出了问题,引起了执政党的重视。但是在发展 农业的问题上却采取的盲目冒进的办法,生产没有搞上去,国 第 6 页 家的稳定却出了问题。经历过社会主义革命的毛泽东再一次感 到了新生政权的巩固重要。从 1956 年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到 “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一方面在拨高生产关系上做,误以为用 先进的生产关系就可以把落后的生产力带动起来。误以为公有 制越大越好,越纯越好,希望通过人民公社这个“一大二公” 的公有制形式,一下子过渡到共产主义,这种只是在拔高生产 关系上做的办法,阻碍、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狠 抓思想意识领域里的阶级斗争,试图通过抓阶级斗争促进生产 力的发展。 “三大改造”完成后,毛泽东认为,在政治思想战线 上,无产阶级战胜资本主义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完成社会主义 改造之后的首要任务,是要继续进行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阶级斗 争,抓革命、促生产,彻底解决在意识形态领域谁战胜谁的问 题。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做法,严重偏离了我国政治生活的 主题,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由于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忽略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以为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就能把生产力促上去。发动了一系 列针对不同意见的党派和个人的政治运动,建设问题自然而然 被忽视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时,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国民 经济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第 7 页 建国以后的前三十年社会主义实践,毛泽东虽然采取了社 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 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 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形成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但是在社 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上实践也证明了:区域平衡推进和收入平均 分配的选择是低效率的,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 后的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资源首先发展一部分地区,以此为 动力逐步推进其它地区的发展。 (三)邓小平理论的提出 邓小平针对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长期没有得到改善的局面, 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 思和理论探索。小平同志讲“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过什么叫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现在才 解决。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 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 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和毛泽东同志一样,邓小平也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实现人民群众的物 质文化利益。1979 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 第 8 页 国的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 建设,也要适合中国的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是“紧紧抓住合乎自 己的实际情况这一条。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 参考。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有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 自己的模式。 ”在社会主义应该贫穷还是富裕的这个根本性问题 上,他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巨大理论勇气和胆略,进行了划时代 的拨乱反正。首先,他深刻批判了“四人帮”以极左面目出现 的主张贫穷的假社会主义,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 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 会主义” 。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 “社会 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 。深刻 揭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根本原则、最大优越性和 本质。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中,邓小平既讲到了生产力 问题,又讲到了生产关系问题,而最终用“共同富裕”把社会 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 根本目标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与社会关系统一了 起来,把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和最终目的统一了起来,并且划 清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是社会主义坚持共同 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共同富裕的构想不仅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首要的 第 9 页 基本问题,而且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 题。邓小平多次指出,中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特别是 农民多,现在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这对我国的发 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 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来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 市场化和现代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对实现共同富裕 的问题,邓小平讲得最多而又简洁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有 条件、发展快的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 来,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帮助和带动发展慢的地区和个人,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加上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此 邓小平同志制定了“三步走”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上也 就是共同富裕的战略,即第一步,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解决 温饱,摆脱贫困;第二步,到 20 世纪末,实现小康,走向富裕。 制定了“三步走”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上也就是共同富 裕的战略,即第一步,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解决温饱,摆脱 贫困;第二步,到 20 世纪末,实现小康,走向富裕。共同富裕 战略构想对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做出了明确回答,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科学界定。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推进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经济的 第 10 页 全面发展积累物质财富,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五年的中心任 务。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改革在经历了开始 阶段的扩大企业自主权实验不成功、国有经济改革停顿不前的 情况下,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积蓄改革的力量,缩短改革的 进程,采取了增量改革的战略,既运用一些修补的办法维持国 有经济运转,使改革的重点,从城市国有经济转向农村的非国 有经济方面,在那里创建市场导向的企业,并依托它们实现增 长。1980 年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经济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的乡镇企业 也蓬勃发展起来。这种改革战略在农村取得初步成功以后,又 把它推广到其它部门中,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增长,使非国有企 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经济发展的基础杠杆利 益杠杆启动以后,这种最基本的制度构造发挥了巨大的效应, 按照商品经济本性生长出来的各种经济主体,表现了极大的活 力,整个中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渐进式改革最显著、 最有成效的农村经济开始活跃,乡镇企业异军崛起,长期压抑 的中国生产力得到了释放,经济总量的外延扩大并迅速发展, 很快填补了对资本需求较少的部分,中国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有 了保持稳定的最根本的条件。 在利用有利国际形势,实行对外开放、与世界经济连接的 战略指引下,中国借鉴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沿 第 11 页 海地区大力发展有限投资能带来迅速增长的工业部门,大力引 进外资,优先考虑轻工业和中型工业,以发挥其投入产出周期 较短效益较高的优势,利用发达国家因经济成熟和工资提高急 于将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工业转移到比较便宜地区的要求, 实现区域经济的优势互补,在中国广大沿海地区引发了一场来 势凶猛、规模巨大的经济高速增长,大约三亿多人口的地区实 现着年均 10左右的经济增长。十几年的增量改革,给中国经 济带来了高速增长。1978-1990 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4.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13.1%。在“体 制外”的改革已经成为全面建立市场经济制度准备了必要条件 的情况下,由于多数改革者对于市场取向的改革没有明晰的理 性认识,仍然习惯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推进改革,未能 及时实现改革战略的转变,因此,国民经济中已经搞活的“体 制外” 部分和在很大程度上仍受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的“体制内” 部分之间出现了剧烈的摩擦,经济体系中存在着许多漏洞,影 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1992 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 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改革目标后,中国的改革在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和 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原来国有经济一统天 下的局面发生了改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 但是政府和国有企业仍然是稀缺资源的主要支配者。一部分人 在旧体制中有既得利益的人,以种种借口阻碍改革的进行,国 第 12 页 有经济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1997 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初级 阶段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 济制度” ,随后的几年一个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轮 廓开始显现在人们的面前。 由于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不是以革命的方 式、而是以改革的方式进行的,这就是说,它不是在政权发生 更迭的条件下急速地进行的,而是在原有的执政党和政府的领 导下逐步实现的。特别是在改革的初期阶段,采取的经济改革 优于政治改革的策略,使经济在稳定的环境中起步,避免了大 的社会震动。不但非国有部门的经济得到发展,国有经济采取 的“放权让利”的政策几乎使人人得益,人民群众对于改革的 认同度很强。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经过有计划的 商品经济,到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目标。通过 10 年的艰苦努力,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制度保证,极大地 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国家经济实 力显著增强。工作着重点的转变使经济建设成为中心,为经济 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 19792000 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 9.5,是全世界最快 的。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 年国内生产总值是 1980 年的 6 倍 第 13 页 以上,超过原定 20 年翻两番的目标。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跃居世界前列,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 短缺状况根本改观。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在农产品总量迅 速增长的情况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 28.1降到 15.9,农业劳动者占就业人口的比重由 70降到 50以下, 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传统产业得到提升。基 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我国已经由工业化初期阶段 进入中期阶段。人民生活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20 世纪 80 年 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90 年代由温饱达到小康。改革开放二 十五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居于同期世 界前列,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快的时期。城乡居民恩格尔系 数分别由 57.5和 67.7下降到 37.9和 47.8。群众消费 由追求基本生活资料数量的满足发展到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 消费结构从以农产品消费为特点的温饱型进入以工业品消费为 特点的小康型。城乡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2.5 亿农村贫困人 口中 85以上已经脱贫,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 30.7降到 3。据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对小康进程的综合评价, 20 世纪末全国总体平均生活水平跨入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有 3/4 的居民初步过上小康生活。 在增量改革时期,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经济成 分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使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中就业的人们收 第 14 页 入差距扩大。在改革的后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长期滞后,引 起企业效益低下,大大限制了职工工资收入的稳定和提高,老 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以及下岗工人的生计等问题,不断降低人 们对改革的认同度。同时也由于城市工商业改革滞后造成的低 效率和浪费,城市企业开工不足,下岗职工增多,城市不能创 造足够的新的工作岗位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非农产业中就 业: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下降,负担增加;都引起了人们的显 著不满。普通劳动者包括国有企业的职工,特别是一般农民从 改革中得益不多,生活改善不大,甚至收入水平下降,而少数 掌握支配资源权力的贪官污吏和有寻租门道的人却能够凭借权 力成为暴富,贫富差距的迅速扩大,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 给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难题。据 20XX 年底著名经济学家王 绍光、胡鞍钢、丁祝元在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一文 中表明,全国城镇居民对生活状况不满意的约 1-2 亿人,占全 国城镇总人口比例的 22%-45%,全国城镇居民对生活状况非常 不满意的在 3200-3600 万人,占全国城镇总人口比例的 7%- 8%,社会分配不公是不稳定的终极根源。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 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改革也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根据中国社 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社会阶 层已经由 1978 年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组成 情况,分化为十大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 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 第 15 页 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在这 些社会阶层中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过小,农业劳动者阶层规模 过大,过大的农业劳动阶层,影响着共同富裕的实现。 改革开放 20 多年中国经历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出现了空前 的经济繁荣。但是,经济繁荣并不必然或自动导致社会公平、 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25 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凡是保证了 社会公正的时期(如 80 年代初中期),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也得 到了保证;凡是牺牲社会公正的时期,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也 会受到威胁,特别是 90 年代下半期。社会分配不公是中国社会 不稳定的终极根源。因此,遏制分配不公平,纠正社会不公正 现象已经不仅仅是个伦理问题,它是危及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 以及国家政权稳定性的政治问题。经济发展固然是硬道理,社 会公正也是硬道理。坚持“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最大 优越性,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合法性的基础。能否坚持 “共同富裕”防止贫富两极分化,是中国改革成功或失败的关 键标志。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完善 在一部分地区和个人迅速富起来,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 遍提高,并由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越来越靠近的同时,我国经 第 16 页 济社会生活中也确实已经出现了必须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其主 要表现是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拉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 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和财富存在一定 程度的差距是必然的,也是允许的,但差距若过分悬殊,长期 得不到改变,势必挫伤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影响改革的顺利推 进。 (一)共同富裕是小平同志理想中的价值追求 邓小平一方面从社会形态运动规律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 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另一方面又从历史活 动主体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价值目的的角度,阐示了社会主义 作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还要“消灭剥 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虽然这里所概括的社 会主义价值目标与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还不等同, 但是,这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逾越的现实要求。邓小平 的发展思想是以民为本的发展思想。他心目中的发展,不仅要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 文化需要,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早在 1978 年改革开放之初, 邓小平就把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 ,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 富起来,作为解放思想,激发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的一个大政 策提了出来。他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 第 17 页 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 吃大锅饭 ,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 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 ”,让一部分 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 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 民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这是一个“大政策” ,一个“新办法” 。这个大政策和新办法是 以承认差别、克服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为着眼点,以诚 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前提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 严谨而完整的体系。这个大政策和新办法,反映了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状,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战 略决策。总之,共同富裕决不可能是同时富裕、齐步走。因此, 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便成了共同富裕的现 实基础和逻辑起点。不仅如此,这还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 富裕的捷径” 。 在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构想中,先富是作为后富 和共富的条件提出来的,它一开始就被共富目标所规定,尽管 先富是共富目标的一部分,但它毕竟不是目标本身。在先富、 后富、共富链条上,部分先富是手段,共同富裕是目的,而先 富带动和帮助后富,后富追赶和超越先富,则是其中的关键环 节。所以,先富只有加上后富,最终才能达到共同富裕。这个 具体的目标的实现邓小平认为是 21 世纪中叶。 “因为我们这里 没有剥削阶级,没有剥削制度,国民收入完全用之于整个社会。 第 18 页 相当大一大部分直接分配给人民。 ”这就告诉我们,我国人均四 千美元所过上的生活要高于资本主义国家人均四千美元的生活 水准,因此,可以说是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的目标。 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自发地倾向于效率,并因此而使效 率高的社会成员获得较高的收益,从而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 拉大。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还和社会成员所拥有的 要素资源有关。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的多少是按 要素贡献来分配的,是否拥有生产要素,拥有的数量的多少, 质量的高低,都决定着其收入的高低。而社会成员所拥有的要 素有是不平均的,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有的人拥有的多有 的人拥有的少,有的拥有的要素质量高,有的拥有的要素质量 低,从而导致了他们之间在收入分配上差距的存在。而这种差 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会产生马太效应,使收入多的越来越多, 收入但是少的越来越少。我国的体制转型从一开始就偏离了现 代经济学正统理论开出的“药方” ,在路径选择上也没有听从世 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等国际机构“休克疗法” ,而选择了一条中国特色的 “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式改革之路,而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中国体制改革和转型,试图走出一条在市场经济基础上通过社 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新路,也就是既符合现代型经济、社 第 19 页 会的基本要求,又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另一种现代化形态。这 种现代化是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处于同时段(同在商品市场 经济阶段)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一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制 度创新,是依据现代经济运动中出现的可以使公有产权建立并 有效运行的客观条件,自觉进行的一种历史性的探索和创造。 实现这种结合的关键是探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客观条 件和实现形式。这是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提出的崭新问题,而且 是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彻底解决的颇具难度的问题。探索市场 经济基础上的各种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关键任务,这种市场型公有制,就是既坚持公有制的本质 内涵和本质要求,又具有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形式的公有制。 回顾我国 25 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 是市场经济主体的结构演变过程。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的全 民、集体等公有制企业覆盖全社会,到 90 年代中后期国有、集 体、外资和民营等多种所有制的企业并存发展,出现了全社会 范围内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增长速度快于国有、集体等公有 制企业情况,处于主体的地位的国营经济大量壅塞于竞争领域, 而国营经济自身又因为种种弊病而竞争力差,这使国民经济在 整体上竞争力弱,活力不足,从总体上影响了经济效能的提高; 国企的大量存在耗费了财政大量资金,从而使得其它经济成分 第 20 页 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妨碍了大多数人的发展;大规模国有资产 的流失,导致非法致富大量产生,加速了两极的恶性分化。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部分人依靠自身长期勤劳与冒着 巨大风险,得益于新的市场机制成为先富起来的人,而一少部 分人则利用转型期的体制弊端,敛取不义之财。由于人们获得 机会率的不均等,尤其是通过权力市场化而形成的收入差距在 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贫富差距的主要根源。这种由于机会 的不平等造成的贫富悬殊,必须通过市场取向的改革和实现机 会的平等来解决。因此,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 公正这种普世性的价值观,努力保持机会的平等和起点的公正, 防止权贵资本主义的产生,只有切实运用法律和政策的手段, 才能防止在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公共财产向少数人流失, 避免出现财产初始占有的两极分化。 (二)共同富裕是立足中国国情的选择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 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新 思路,其中提出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促进内地工业发 展的战略构想。邓小平曾高度评价论十大关系所蕴含的宝 贵思想,认为“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 第 21 页 邓小平认为,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矛盾统一的。 不顾东西部地区的客观差异,人为地推行均衡发展政策,已被 实践证明不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办法,而是走向共同贫穷的办法, 是行不通的。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中国理论界在研究区域问 题时,逐步转向梯度发展理论。 “七五”正式提出了“梯度发展 理论”为核心的相对完整的区域发展战略。 “梯度发展战略” 以“效率优先”为基本指导思想,打破了片面强调“均衡布局” 的传统布局模式,承认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强调遵从由 不均衡到均衡的客观发展规律,强调集中资金和资源实行重点 发展,同时在地区间形成产业结构转换的连续关系,从而使产 业空间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相联系,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相结 合,经济发展与产业政策相适应,较好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特定 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要求。这一战略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是巨大的,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积累能力,比分散投入平衡 增长要大得多。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区域差距拉大, 地区间矛盾日益尖锐化。效率与公平成为经济政策的两大目标, 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订中,既要注重效率优先,同时也应 兼顾公平。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了调动积极性,提 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必须改革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实行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制度。我们的分配政 第 22 页 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 理拉开收入的差距,又用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 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体现社会公平。为此,就需要一部分人 通过诚实的劳动和合法的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 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允许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可以适 当地拉开。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是因为:首 先,共同富裕只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而 逐步实现。生产发展是扩大分配、人民富裕的前提。正如邓小 平同志所说:“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人民的收入,必须 建立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 ”我国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穷国, 人口多、底子薄,决定了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共同富裕,而 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让一部分人、一部 分地区率先发展先富起来,不仅为共同富裕创造物质基础,而 且通过竞争和示范,能够大大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 动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产品总值,提高全体人民的富裕程 度。可以说,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过程 中量的积累,是共同富裕的先导,是共同富裕的局部实现。因 此,邓小平指出:“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 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其次,我国幅员辽阔, 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区域之间自然条件、文化因素、原有基础 及经济增长速度存在很大差别。看不到或者不承认这些差别, 第 23 页 就不利于消灭差别;只有承认差别,允许和鼓励有条件发展的 地区率先发展,率先致富,影响、带动和支持条件差的地区创 造条件、加快发展,才能缩小差别,最终消灭差别。再次,我 国现阶段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各种 经济成份由于生产关系不同,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经营水平和 机遇不同,总收入、纯收入和分配方式不同,人们的富裕程度 自然不会一样。此外,就每一个劳动者来说,人们的劳动能力 不同,所处地域、环境和单位不同,再加上家庭人口不同,平 均收入和实际富裕程度也不会一样。总之,先富带动后富,逐 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构想,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现实和社会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符合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 展的客观规律,改革开放 20 多年的实践和成效也充分证明,这 一政策是正确的。 (三)实践共同富裕关键在制度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它的核心就是追求社会公正, 要求实现共同富裕。 由于中国的改革不是一个经济自发演进所 必然能够导致的过程,而是一种制度的重新安排。这就意味着 经济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而利益的调整又必然会遇到那些不 愿意放弃既得利益的人的阻碍和反抗。在过去 20 年中国的收入 不平等性(基尼系数)是世界上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解决社会 第 24 页 的不平等不仅只是把蛋糕做大,更重要的是建立国家基本制度, 从制度上保证中国防止出现贫富两极分化。 1、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 本经济制度,它既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共同富裕的社会, 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保证。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只有产权公平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产权不仅意味着收入,而且意味着获取收入的手段或依据。社 会主义按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 制基础上的,要保证起点的公正就必须建立完善处理产权的规 章制度。产权制度改革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为了奠定 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必然要明晰多种形式的产权,现代产权制度是社会化市场经济 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化、市场化的产权制度,因此,建立健全 现代产权制度,相当于构建了一个公平有序、创业致富的大平 台,从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 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只有在维护公有 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才能增强 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活力的市场经济。在我国, 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 是国有企业,而要改变国有经济一股独大的格局,必须借助产 第 25 页 权改革,通过一连串的产权制度安排和产权结构设计,让外资、 民资、管理层等各类资本参与到国企管理和发展中来,将国企 改造成混合所有制企业,构造出相互制衡的多元投资主体,形 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把各种所有制经济的高度统一 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 流,做大做强经济总量,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农村,要以土地使用权的物权化为核心,深化农村改革。 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就是要从法律上明确农民 拥有土地的产权,授予农民对所承包土地的转让、抵押、入股 等处置权,任何一级政府和组织不得侵犯农民的土地权益,不 得干预农民依法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利。加快农地制度创新,确 保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前提下大力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并且 在市场准入、交易程序、权利义务、合同格式等方面做出明确 规定,实现农地使用权的长期化、资本化和市场化,充分发挥 农民最后一道生存防线土地的作用,在因地而活的基础上, 实现因地而富,开辟农民致富新途径。 2、制定和完善分配制度。由于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而在分配领域必然 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从整个社会看,从 第 26 页 企业看,由于绝大多数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同时由于存在劳 动力个人所有制以及管理者的收入包含机会风险收入等因素, 因而其分配也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从 企业职工的个人收入构成看,除了上述因素以外,还由于财产 收入、投资于股票等因素,其收入也趋于多元化。按劳分配为 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是我国现阶段生产要 素所有权在分配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一个显著特点。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就 要求我们在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 度的基础上,重视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采取措施,逐 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 “两头 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的分配格局。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 平”的原则。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在企业中适当提高管理、科 技、信息等收入所占的比重,以进一步激发这些生产要素在创 造社会财富中的活力;在公有制单位中进一步打破“大锅饭” , 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提高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人员的收入水 平。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必须合理调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针对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所占的比重明显偏低的情况,扩大中等收入 者比重,使更多的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进入中等收入群 体行列,成为支撑社会稳定与繁荣的中坚力量;合理调节高收 第 27 页 入群体的收入,进一步健全税制,强化税收征管;坚决取缔、 严厉打击各种非法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对某些垄断行业的过 高收入进行合理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通过推进工 业化、城镇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积极扩大就业,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 度,降低低收入群体在人群中的比重。此外,为了降低经济不 安全感和缩小市场初次分配造成的不平等,国家必须通过法律 的和行政的手段,从国民收入中汲取必要的经济资源,对初次 分配的结果进行再分配。所有公民,不论居住地、职业、性别、 教育程度、年龄,

    注意事项

    本文(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docx)为本站会员(西安人)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