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ppt

    • 资源ID:8880372       资源大小:1.53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ppt

    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必修3 P68),探究,酵母菌出芽生殖,酵母菌的新陈代谢类型:兼性厌氧型,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一、实验目的,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3学会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二、实验原理,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是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XB-K-25为计数板的型号和规格,表示此计数板分25个中格; 0.1mm为盖上盖玻片后计数室的高; 1/400mm2表示计数室面积是1mm2,分400个小格,每小格面积是1/400 mm2。,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原理,方格网,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供微生物计数用。 这一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体积为0.1mm3。,每个大方格中有16个中格 或25个中格,计数室通常有两种规格。 一种是大方格内分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小格; 另一种是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25*16规格的,通常数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五点取样),然后求得每个小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400,就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0ml菌液中的总菌数。16*25数四个中方格(对角线),每1ml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个数: 酵母细胞数/ml=80小格内酵母细胞个数/80400104稀释倍数(2516) 酵母细胞数/ml=100小格内酵母细胞个数/100400104稀释倍数(1625),例1、检测员将1 mL水样稀释1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蓝藻的数量,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 5个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蓝藻n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蓝藻 个mL。 (参考答案:5n105 ),1镜检计数室。 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吹干后才能进行计数;,血细胞计数板使用的方法步骤,2加样品。 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盖玻片,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缓缓渗入,一次性充满计数室,防止产生气泡,充入细胞悬液的量以不超过计数室台面与盖玻片之间的矩形边缘为宜。多余培养液可用滤纸吸去;,3计数 稍待片刻(约5min),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室所在位置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计数并记录。,三、实验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 培养一种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二)作出假设: 环境中的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 (三)设计实验 全班同学分成甲、乙、丙等若干实验组。 分别用等量培养液,在相同适宜环境中培养等量酵母菌。 每天用血球计数板,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并作记录,连续7天。 7天后,各组向全班汇报本小组7天的数据,算出每一天数据的全班平均值,根据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四)实验过程 1、材料用具: 探究所需要的菌种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1mm1mm01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2、方法步骤和记录: (1)取相同试管若干支,分别加入5ml肉汤培养液,塞上棉塞。 (2)用高压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冷却至室温,标记甲、乙、丙等 (3)将酵母菌母液分别加入试管各5ml,摇匀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起始酵母液个数,做好记录。 (4)将各试管送进恒温箱,25下培养7天。 3、现象观察 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7天中的变化记录表,菌数 时间,(五)实验结论 1、根据表格平均值,以时间为横坐标,酵母菌的数量为纵坐标,绘制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7天中的变化曲线(种群增长曲线)。 2、培养液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呈S型增长变化。,四、实验讨论,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你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这是为什么? 使酵母菌在试管里分布均匀,提高计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3本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需要,请讨论说明怎样设计;如不需要,请说明理由。 不需要,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数值,求得准确即可。 4需要做重复实验吗? 需要,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5怎样记录结果?记录表怎样设计?(见上表) 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记录表(见上表) 6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 增加稀释的倍数。 7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 应计数同侧相邻两边上的菌体数,另两边不计数。,练习: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 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 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滴在计数板上,计算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d,并记录每天的数量。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 ,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试解释原因。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 。该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4)请你设计表格处理实验数据。 (5)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 。,环境中资源和空间逐渐变得有限,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使酵母菌分布均匀,为了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增大稀释倍数,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或pH或溶解氧等)的变化关系,需要,

    注意事项

    本文(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ppt)为本站会员(大张伟)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