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认识厘米》学情分析.doc

    • 资源ID:8932368       资源大小:1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认识厘米》学情分析.doc

    认识厘米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 通过一上“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这一课就是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这一课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显得尤为重要,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以后学习米、毫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知识的基础。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限整厘米)。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发展空间观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会测量物体的长度。由于二年级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确定本节课的难点是: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二、学法分析1、学情分析:长度单位学生是第一次进行接触,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上比较难的,也是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实际问题。但学生一般都有一把直尺,从自己的尺上可以看出1厘米。2、学法指导:在教学内容上,尽量使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精神。寻找有关与生活实际的物体进行测量。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使他们在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三、教法分析 为了达到本课时的教学目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联系生活:注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探究:教学过程中应将围绕如何激发学生探索新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指导思想,组织教学。3、合作交流: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精神,引导学生进行互评等活动来巩固新知,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通过看、量、比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四、教学过程分析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课我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进行教学。(一)动手操作,情境导入 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长度单位:新学期我们要买书皮包书,要知道数学书两条边的长短,怎么办?先来研究数学书的短边有多长呢?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学具(橡皮、回形针、一角的硬币、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在测量观察后发现测量结果不同,提出质疑: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短边,可是量的结果却不一样?从而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如果我们要测量桌子的长度,再用小方块一个个去摆,你觉得方便吗?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引出测量工具尺子。(二)引导探究,训练技能 1、认识尺子。 先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尺,找一找尺上都有些什么。知道尺上各部分的名称:刻度、刻度线、“0”刻度。接着帮助学生会看尺上的刻度,为学生下面的自主探究扫清障碍。最后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长度单位厘米。这里的设计从表象逐渐抽象出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认识1厘米。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活动:(1)看一看: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2)指一指 :在尺上指出1厘米。(3)说一说:尺上多长的距离是1厘米。(4)比一比:借助边长1厘米的小方块用手比画1厘米,然后脱离小方块比画1厘米有多长。反复几次,让学生记住1厘米的长度。(5)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认识几厘米。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尺上指2厘米、5厘米和其他的几厘米。 让学生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得出结论: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4、用厘米量。 第一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先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几厘米长?汇报量法(学生可能有以下量法) 第一种:从尺的0刻度开始量。 第二种:从尺的顶端开始量。 第三种:从尺的其他刻度开始量。 比较择优,从而明确:尺上有0刻度,就从刻度0开始量,如果尺断了没有刻度0,可以从其他刻度开始量。不同的情况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第二步:请你再量一量数学书的短边吧。学生测量后可能会说15厘米不到或14厘米多一些。那么它最接近几厘米呢?教师指出数学书的短边可以说大约长15厘米。(三)、实践应用,练习巩固 练习的设计体现层次性、发展性。 1、判断量法:通过让学生举手势判断测量的正误,有没有从0开始量,有用断尺量的,可是读数时错误,这些都是学生易错的题。通过这一题的训练,指出了学生测量时易错的地方,为进一步动手测量奠定了基础。 2、测量比赛:课件出示四件物品,请四人小组合作,先估测再量出彩带的长、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粉笔盒的高,比一比哪组测得又快又准。学生合作进行测量比赛,之后反馈测量结果。(四)、课堂总结,升华知识 第一步1、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它对你有什么帮助?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 第二步:2、拓展提高:前几天老师做衣服的时候,需要知道腰围一圈的长度,可用直尺怎么量都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使 学生感受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教师小结:其实人们为了测量更方便,不仅发明了直尺、 三角尺,还发明了卷尺、皮尺等(课件欣赏),我们在生活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尺子来进行测量。 五、板书设计分析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的知识重点,便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注意事项

    本文(《认识厘米》学情分析.doc)为本站会员(大张伟)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