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小企业集成能力影响创新绩效实证分析.doc

    • 资源ID:9253605       资源大小:44.5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小企业集成能力影响创新绩效实证分析.doc

    中小企业集成能力影响创新绩效实证分析 摘 要:随着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发展,集成创新已成为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路径。本文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信息集成能力、知识集成能力、技术集成能力、组织集成能力和战略集成能力五个维度构建企业集成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相应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最后,为我国中小企业如何通过提高集成能力提高创新绩效和获取竞争优势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成能力;创新绩效;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1)05-0018-07 An Empirical Study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ffected by Integration Capability of Small-and Medium Firms ZHANG Fang-hua, WU Jian (School of Dongwu Business,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 China )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pen innovation, integration innovation has become a key method to improve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some relevant literatue, this paper is to build a conceptual model from information, knowledge, technological, organizational and strategic integration capability. Furthermore, it checks the theoretical hypotheses by questionnaire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Finally, it put forwards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wi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for small-and medium firms. Key words:small-and medium firms; integration capability;innovation performance; empirical study 1 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交叉和融合,传统的依靠自身资源的“封闭型”创新模式开始向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开放型”创新模式发展,集成创新已成为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路径。集成创新以丰富的知识环境为背景,它强调对外部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侧重于对资源和能力的评估、选择和整合,强调技术供需之间的匹配和优势互补以突破单一组织资源和技术的瓶颈1。这种创新模式可以通过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促进各种相关知识和技术等要素的有机融合,从而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技术或新产品。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技术瓶颈较多、拥有的资源有限,集成创新因此成为中小企业突破技术资源瓶颈的有效途径。 本文以集成创新为视角,探讨中小企业集成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尤其是通过对苏南中小企业集成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深入分析各种集成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试图为中小企业如何通过提高集成能力改善创新绩效和获取国际竞争优势提供对策建议。 2 中小企业集成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随着知识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和产品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单个中小企业仅仅依赖自身拥有的有限资源进行复杂的产品或技术创新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为突破这一现实困境,以便更好地指导企业的创新实践,学术界对集成创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Gomes等人从功能集成的角度,通过对英国和荷兰的40家不同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集成能力和绩效之间的联系主要取决于该项目的阶段和产品的新颖程度,不同产品项目阶段创新绩效对集成能力的需要有所不同,集成能力与创新程度高的产品之间的联系比微小变化的产品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2;Yang通过对中国高科技企业新产品绩效的研究后发现,知识集成和创新在新产品绩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知识集成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固有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受到营销和生产能力、知识获取和知识传播等方面的影响3;赵建华等人认为,技术集成能力在新产品不同开发阶段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是对于创新绩效都具有积极的影响4;郁培丽等研究了集成创新阶段的知识粘性问题,她通过分析新科电子集团克服知识粘性方面的经验,提出了集成创新三个阶段中知识粘性问题的不同表现,并且针对这些表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得出结论:提高知识集成能力是解决知识粘性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创新效率和效益的主要方法5;王巧等构建了集成创新的三维模式,并将能力作为集成创新的一个方面,通过南京中网通信的个案分析,阐述了企业在集成创新实践过程中,集成能力是改善创新绩效的重要保证6。 总结以上文献可以发现,企业集成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是国内外相应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而且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缺乏必要的实证分析。因此,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中小企业集成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对我国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而言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3 中小企业集成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 3.1 概念模型 根据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不同学者在研究企业的集成能力时都进行了不同维度的划分,其中包括:集成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技术集成、知识集成和组织集成7;集成的对象主要包括战略、资源、知识、时间和能力8;集成的过程模式包含信息集成、知识集成、技术集成和组织集成,并且是一个不断反馈和调整的过程,每一个特定的阶段都要根据前后阶段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来适应各种变化9,等等。 借助上述理论分析,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将中小企业集成能力分为信息集成能力、知识集成能力、技术集成能力、组织集成能力和战略集成能力五个维度,创新绩效分为创新效率和创新效益两个维度,构建出中小企业集成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见图1)。 3.2 理论假设 根据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从集成能力的五个维度出发,构建其影响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而在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上,本文采用了创新效益和创新效率两个维度进行衡量。因为,创新效率和效益代表了两个不同的评价方式。而中小企业应该追求效率和效益的双丰收,但是各种集成能力对效率和效益两者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为此,本文分别对创新效率和创新效益进行实证分析,以便中小企业可以更好地通过改善各种集成能力来提高创新绩效。 (1)信息集成能力与创新绩效 企业的创新过程是一项高度依赖创新信息的活动,对创新信息的准确了解与把握不仅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变化和客户的多样性需求,而且还可以及时获取政府有关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信息,通过信息的交流还可以及时掌握技术发展动态和趋势,从而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组织间信息的分享、集成和关系的协调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开发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10。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a 企业信息集成能力对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 H1b 企业信息集成能力对创新效益有显著正向影响。 (2)知识集成能力与创新绩效 知识是企业创新中最重要的资源。面对急剧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在加强企业内部研发的同时,如何将外部知识的获取与内部知识的创造有效结合起来,从而改善企业的创新绩效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知识创造与积累是企业内外因素双重影响的结果,所以知识集成能力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前期准备。知识集成是解决知识粘性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创新绩效的关键步骤5。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a 企业知识集成能力对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 H2b 企业知识集成能力对创新效益有显著正向影响。 (3)技术集成能力与创新绩效 随着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第三方供应源的不断发展,这为我国企业整合外部技术资源,实现技术集成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技术来源多样化的条件下,通过技术集成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在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技术集成能力是企业进行集成创新的一个重要源泉,技术集成能力虽然在产品创新各个阶段表现不同,但对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4。将外部技术与自身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能极大地提高产品集成创新的绩效11。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a 企业技术集成能力对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 H3b 企业技术集成能力对创新效益有显著正向影响。 (4)组织集成能力与创新绩效 企业的创新是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内部与外部组织之间相互影响、互动和作用的结果。因此,组织集成能力是保证集成创新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在企业集成创新能力中主要起保障作用,其高低直接影响企业集成创新的成果。组织集成是产品整个技术创新过程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9。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4a 企业组织集成能力对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 H4b 企业组织集成能力对创新效益有显著正向影响。 (5)战略集成能力与创新绩效 战略集成能力是企业进行集成创新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战略代表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而战略集成要求企业内部各种战略必须协调,同时还必须与外部的市场情况保持一致。战略集成能力体现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要求。企业战略集成能力一方面要保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企业核心能力发展战略相一致,体现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要注意市场范围的选择,实现企业的现实竞争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是企业有意识的创新活动的结果,而有意识的创新活动必须通过战略集成加以实现,所以战略集成能力是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获取创新绩效和竞争优势的保证12。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5a 企业战略集成能力对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 H5b 企业战略集成能力对创新效益有显著正向影响。 4 实证分析 4.1 样本与数据 本次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苏南地区的中小企业,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3份,删除部分无效问卷,有效问卷87份,有效回收率为84.5%。其中IT业22份,占25.3%;生物制药企业14份,占16.1%;机械设备20份,占23.0%;新能源12份,占13.38%,电器业19份,占21.8%。企业规模绝大多数处于2001000人之间,占总调查对象的比例为60.9%,这也符合苏南中小企业的特点。从调查对象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上来看,在3%以上的企业占总数的64.4%。 从被调查者的性质来看,被调查者工作性质的分布也比较均匀,基本涵盖了中小企业中的主要职位,而且大多数职位与企业的研发部门和财务部门比较相关(约占52.9%),这些职位人员对企业创新非常敏感而且对我们的问卷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提高了问卷数据的有效性;从被调查者的学历上看,主要以本科及以上为主(约占66.7%)。 4.2 变量与测度 本量表采用的是李克特(Likert-type)7级度量方法,针对不同的题项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从17选择打分,例如:7分表示非常好或非常满意,6分表示好或满意,5分表示比较好或比较满意,4分表示一般,3分表示较差或较不满意,2分表示不好或不满意,1分则表示极差或极不满意。本研究的各个变量的度量分述如下: (1)信息集成能力。信息集成能力是企业通过掌握市场和客户多样性需求、获取最新的技术发展信息和政府政策变化信息,最后将这些信息与企业自身条件结合起来,整合出对企业有用信息的能力,为企业的创新构思提供依据。本文用是否经常研究市场发展机会、是否经常研究产品的最新发展成果和是否经常研究政府的政策信息三个指标表示。 (2)知识集成能力。知识集成能力是指企业在集成创新过程中对技术创新所需的技术研发等方面知识的收集、使用和共享,实现知识创新,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技术创新项目中,实现企业技术集成创新的能力。本文用“T型人才充足度、有先期项目经验的项目人员数占项目人员总数比、技术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的技术开发项目年限长短、技术文档充足度、技术文档使用程度、项目正式研讨的每月频度高低、非正式研讨的种类多等指标表示。 (3)技术集成能力。技术集成能力是指企业根据自己掌握的技术和产品的市场信息,引进外部的成熟技术,然后根据产品的特性,使各项分散的技术在产品中高度融合,在短时间内进行集成创新,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以最快的时间领先进入市场,获取经济效益。本研究的技术集成能力用集成后系统中各个分支技术匹配度、技术系统冗余度、技术系统中自有核心技术、对世界领先水平产品的技术选择水平、与同行业比的成本水平和产品主要功能与辅助功能所占比例等指标表示。 (4)组织集成能力。组织集成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对组织的研究,实现不同创新主体的沟通和交流,保证各项资源之间的密切配合,提高集成创新的成功率。本研究用个人日常交流程度、企业部门间交流程度和企业与外部交流程度等指标表示企业的组织集成能力。 (5)战略集成能力。战略集成能力是指企业在全面分析外部环境与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明确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以及与此方向相符合的资源分配方案,并将企业的研发和技术发展战略与总体发展战略相整合的能力。本研究用项目选择与项目方向一致性、技术选择与市场需求一致性和R&D费用高低来表示。 (6)创新绩效。技术创新是指一项技术或产品从创新思路的产生,到研究开发、试制和实现首次商业化的整个过程。本研究用创新效率与效益两个指标表示创新绩效,其中创新效率用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年新产品数和年申请的专利数三个指标表示;创新效益用创新产品的成功率、新产品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和新产品利润额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三个指标表示。 5 实证结果分析 5.1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Cronbach的一致性系数(值)进行信度检验,通常测度变量的Cronbach值在0.7以上就能满足问卷的信度要求;效度检验则通过主成分方差的贡献率进行,一般而言,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各分指标的因子载荷系数在0.7以上,主成分方差的贡献率在50%以上即通过效度检验。本研究问卷7个变量(信息集成能力、知识集成能力、技术集成能力、组织集成能力、战略集成能力、创新效率和创新效益)的Cronbach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10、0.903、0.774、0.897、0.824、0.746和0.831,满足问卷的信度要求;各分指标的因子载荷系数均大于0.7,7个指标的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达到72.56%、63.48%、53.19%、83.31%、74.01%、73.58%和73.58%,表明本研究具有较高的效度。 5.2 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中小企业集成能力各因子和创新绩效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即对本研究的各个假设进行初步验证。从表1的分析结果可知,中小企业集成能力的五个维度对创新效益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假设H1b、H2b、H3b、H4b和H5b得到了初步的验证;中小企业知识集成能力、技术集成能力和战略集成能力对创新效率在0.01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假设H2a、H3a、H5a得到了初步的验证。从表1还可以发现,知识集成能力和技术集成能力与创新效益的相关性较强,而信息、组织和战略集成能力与创新效益的相关性相对要低一点,这说明了中小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知识和技术集成能力的重要性要高于其他三种集成能力。知识和技术集成能力与创新效率的相关性要小于与创新效益的相关性,这正好说明了中小企业更为关注企业的创新效益,使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知识和技术集成能力对创新效益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另外,中小企业信息集成能力和组织集成能力对创新效率在0.05水平上相关,但是他们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且显著性水平较低,所以本研究认为其相关性不显著,假设H1a和H4a不能成立。 5.3 回归分析 (1)知识、技术和战略集成能力与创新效率的关系分析 以创新效率作为因变量,以知识、技术和战略集成能力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ANOVA)的方法,集成能力的三个维度全部进入模型。结果显示:F值为6.904,该回归模型F值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明该模型回归效果非常显著,模型具有很大的统计意义。 该回归模型t值的显著性水平均低于0.05,说明该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显著,具有统计意义;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在3以内,符合管理学中对多重共线性的要求(VIF3表明不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表明进入该模型的知识集成能力、技术集成能力和战略集成能力和创新效率之间不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该回归方程的调整R2为0.225,表明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集成能力的三个维度能解释创新效率22.5%的变异;最后,该回归模型的DW值等于2.073(2<2.073<3),表明该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知识集成能力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是最大的(0.486),其次是技术集成能力(0.252),最后是战略集成能力(0.140),但是三者都对创新效率产生正相关的影响,这与前面相关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进一步验证了假设H2a、H3a和H5a。 (2)信息、知识、技术、组织和战略集成能力与创新效益的关系分析 以创新效益作为因变量,以信息、知识、技术、组织和战略集成能力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集成能力的五个维度全部进入模型,F值为4.147,该模型F值的显著性水平为0.003,小于0.01,表明回归的效果极为显著,模型具有统计意义。 该回归模型t值的显著性水平均低于0.05,说明该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显著,具有统计意义;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在3以内,符合管理学中对多重共线性的判断,表明进入该模型的信息集成能力、知识集成能力、技术集成能力、组织集成能力和战略集成能力和创新效益之间不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该回归方程的调整R2为0.505,表明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集成能力的五个维度能解释创新效率50.5%的变异;该回归模型的DW值等于2.326,表明该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知识集成能力对创新效益的影响是最大的(0.316),第二是技术集成能力(0276),第三是组织集成能力(0.239),第四是信息集成能力(0.156),最后是战略集成能力(0.084)。这五者都对创新效益产生正相关的影响,这与前面相关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同时进一步验证了假设H1b、H2b、H3b、H4b和H5b。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关于集成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基础上,结合苏南企业的实际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中小企业集成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及其影响程度。通过上述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中小企业知识集成能力、技术集成能力和战略集成能力与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相关性。中小企业知识集成能力对创新效率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技术集成能力,最后是战略集成能力。 (2)信息、组织集成能力与创新效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说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主要是受到知识、技术和创新战略的影响,而与信息、组织关系不大,这主要是受到中小企业规模的限制以及对风险态度的影响。中小企业由于实力较弱,一般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间环节,利润率较低,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弱,风险意识较强。所以当企业对信息和组织的集成能力更强时,其对创新产品的未来前景会有更明显的思路,使得企业会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而不敢盲目进行技术创新,但是一旦创新则成功率较高。 (3)中小企业信息、知识、技术、组织和战略集成能力与创新效益有显著相关性。中小企业知识、技术集成能力对创新效益的影响程度最为明显,其次是组织、信息集成能力,最后是战略集成能力。该结论符合苏南中小企业目前迫切需要技术升级,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的知识含量的愿望。 6.2 对策建议 从实证分析得知,集成能力与创新绩效存在密切的关系,集成能力的提高对于企业提高技术创新绩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为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创新绩效,获得最佳的投入产出比,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创新绩效作为产出,与投入息息相关,但是投入如何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结合苏南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技术管理,提高知识和技术集成能力。众所周知,知识的来源是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人才的获取不单要从外部选人,更要注重在企业内部挖掘和培养。从苏南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人才结构都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企业的普通员工较多,真正懂经营会管理,同时掌握技术的人才较为缺乏。对于一些懂技术的人才而言,往往知识面很窄,缺乏懂得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另外,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往往忽视终生教育,只关注一次学历教育,这就导致了引进的人才往往在一段时间之后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导致企业技术发展止步不前。所以针对这些问题,中小企业要实现技术创新目标,就必须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企业内部的知识集成能力,建立起人力资源开发的长效机制。 (2)注重研究企业外部信息,加强企业组织内部协调和沟通机制建设。信息和组织集成能力对提高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明显,而对创新效益影响明显,这说明信息和组织集成能力对帮助企业减少发展失误,提高创新的成功率作用明显,因此,研究企业的内外部信息和加强企业内部的组织集成是企业提高创新绩效的前提。这就要求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经常关注市场发展的最新信息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研究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加强员工在工作、生活中的互动,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为外部信息在企业内部的流通提供有利环境。 (3)要重视并实施合作创新,注重吸收内外资源。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中可以发现,集成创新是中小企业突破技术障碍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源的有限性,单独完成一项创新的难度较大,所以实施合作创新有着积极的意义。合作创新有三种模式:一是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鼓励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发挥三方在人才、资金和设备上的优势,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技术创新合作,提高创新产品商业化运作的成功率;二是针对具体项目,成立股份合资公司,用中小企业各自的人才、资源优势入股,开展合作经营,加强自身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创新;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这种模式要求企业必须有良好的技术集成能力,在创新的系统中保持各项技术子系统的匹配,同时要尽量减少系统中各项分技术系统的重复性。所以中小企业必须加强技术集成能力培养,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培育自己的核心技术。 (4)强调与市场结合,提高创新产品商业化的成功率。一项创新是否成功,只有经过市场的检验之后才能确定。因为创新产品只有经过市场之后才能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市场化运作成功了,才能认为真正实现了技术创新,因此开发出创新产品是获得技术创新绩效的前提。 (5)加强战略集成能力建设,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从研究结论可知,战略集成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较小,这也说明目前中小企业对战略集成能力没有足够的重视。但是,战略集成能力是决定企业后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在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要强化战略制定,对企业未来5年、10年的发展要有总体的认识和规划,随后再根据现实的情况做出轻微的调整,保证企业能够合理地分配各项资源。在技术创新方面,必须要加强技术创新战略和企业经营战略的集成,项目的选择要体现企业战略方向,保证企业的发展按照正确的路径进行。同时,要将项目本身与总体战略结合起来,把握技术研究方向与市场需求统一。另外,研发资源的分配必须配合战略上先后顺序,突出战略重点,优化资源结构,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陈钰芬,陈劲.开放式创新:机理与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Gomes W N, Pearson C. Is more always better? An exploration of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functional integration on performance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 Technovation, 2003, (3): 185-191. 3Yang Jie.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securing new product advantage in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J.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5, (35): 105-120. 4赵建华,焦晗.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集成能力及其构成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7,(6):75-80. 5郁培丽,范忠宏.集成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粘性表现及对策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8):75-80. 6王巧,王钦.企业集成创新的三维分析框架及实证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9,(3):130-133. 7江辉,陈劲.集成创新:一类新的创新模式J.科研管理,2000,(9):31-36. 8张华胜,薛澜.技术创新管理新范式:集成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2,(12):6-22. 9张方华.企业集成创新的过程模式与运用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10):118-140. 10吴家喜,吴贵生.外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实证研究:以产品创新程度为调节变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2):58-62. 11田丹,张米尔.外部技术对装备产品集成创新绩效的影响J.系统管理学报,2009,(9):644-648. 12李元,杨薇钰.试论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战略集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2):81-85. 21

    注意事项

    本文(中小企业集成能力影响创新绩效实证分析.doc)为本站会员(rrsccc)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