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南京都市圈.ppt

    • 资源ID:9320571       资源大小:10.35MB        全文页数:6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南京都市圈.ppt

    南京都市圈规划,(2002-2020),江苏省建设厅,2,省内: 南京、镇江、扬州的全部以及淮安的南部。 省外: 马鞍山、芜湖、滁州的全部以及巢湖的部分地区。 本规划对省内部分提出要求,报江苏省政府批准实施;对省外部分从区域发展的整体性考虑,提出发展预测与建议。,规划范围,1、规划背景与发展基础,3,都市圈2001年总体发展概况,1.1 南京都市圈现状概况,4,设区市市区2001年概况,5,设区市市域2001年概况,6,1.2 南京都市圈基本特征,人文基础相近 相同的吴楚文化底蕴 南北文化的交融 “山水城林”的特色 南京、镇江、扬州、马鞍山、芜湖历史上联系紧密 南京经济协作区的合作基础,7,区域发展二元结构特征显著 城乡差距较大 2001年,南京都市圈各设区市市区与所辖县(市)人均GDP之比为2.78:1,南京市市区与郊县人均GDP之比为2.82:1(苏锡常都市圈为1.27:1)。,8,地区差距较大 2001年,南京的人均GDP是镇江的1.09倍,淮安南部地区的2.88倍,扬州的1.84倍,马鞍山的1.79倍,芜湖的2.06倍,滁州的3.32倍,巢湖北部地区的4.04倍。从工业化发展水平看,南京、镇江已向工业化后期过渡,扬州、芜湖、马鞍山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滁州、巢湖、淮安南部等地区尚处于工业化前期。,9,工业化加速发展,基础工业雄厚:南京的电子、石化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二位,汽车居第三位,扬州的化纤、汽车,马鞍山的钢铁,芜湖的建材,镇江的造纸在全国均具有一定地位,都市圈的重工业产值比重超过工业产值的50% 主导产业发展集群化:沿江的石化、机电、建材具有集群化发展趋势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南京综合科技实力雄厚,但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较低 以国有经济为主 :工业国有控股比例超过50%,制造业,10,总体发展水平较高 :200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202亿元,占GDP的40.64%(苏锡常38.72%) 新兴服务业兴起:南京第三产业在总体发展上具有较明显的集聚优势(占都市圈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5.3% ),主要体现在商贸、文化教育、金融保险等方面。 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低:2000年,南京有会展公司20多家,且规模小,而同期深圳有300多家。 传统服务业的区域扩展较为保守:以商贸业为例,核心城市尚未利用自身优势去整合周边地区生产和消费资源。,服务业,11,城市化水平:46 (2000年) 省内50%, 省外40% 城镇个数:440个左右 省内240个,省外200个 县城以上城市:30个 省内14个, 省外16个 城镇密度:10个/千km2 省内12个/千km2 ,省外8个/千km2,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化水平较高,12,核心城市地位突出,南京的GDP占都市圈39%,财政收入占53%,实际利用外资占64%,进出口总额占75%。,13,南京在商贸等方面对周边城市形成了较强的辐射力: 2001年南京市批发零售贸易商品销售总额为1022亿元,占都市圈的81%;南京商圈的辐射范围东至常州,北到淮安,西及合肥,南抵芜湖,双休日南京市的主要商场外地消费者占总客源的30%-50%。,14,南京作为都市圈文化中心的地位已经具备,南京为江苏省省会,具有强大的文化辐射力。 逐步形成高标准的文体卫设施,15,节点城市发展态势良好,“九五”期间都市圈节点城市发展状况 单位:%,注:空格处数据不详,16,城市间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长江港口、铁路、金融等方面已经建立了各种区域性管理机构 产业布局、物流中心建设和旅游一体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协作 各城市在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和科技资源等方面有较强的互补性,17,南京为核心、沿江为主导的“放射圈层状”结构初 具雏形,以南京为核心的放射状高等级公路格局初步形成 圈层状城镇分布已具雏形(核心圈层、紧密圈层) 沿江城市带发展迅速,18,核心与周边联系紧密、城际公交化倾向明显,核心圈层初具雏形,19,镇江、扬州、马鞍山等与南京通讯联系紧密,20,淡化行政区划的界限,从区域的角度,形成经济、市场高度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协调城镇发展之间的关系,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区域整体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规划总体要求,21,3、发展目标,3.1 功能定位 长江流域与东部沿海交汇地带的枢纽型都市圈,江苏省核心型都市圈,兼容并蓄、开放多元的文化型都市圈。,22,战略性区位 地处中国沿长江与沿海的交汇地带,东部与中部经济发展的转换地带,南北经济发展的交融区域 交通枢纽型区域 国道干线、过江通道密集 生产、销售集散基地 国内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枢纽型都市圈,23,核心型都市圈 地处长三角西翼,依托江苏省省会,24,发达的高等教育、文化卫生体系,25,核心城市综合实力强于其它两个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在国内城市总体竞争力排序中位居前10),26,文化型都市圈 吴楚文脉的交错,南北文化的融合 历史文化的厚积,近代文明的兴起 山水城林的交融,科教文化的基础,27,3.2 发展目标,总体目标,推动都市圈市场、经济一体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都市圈可持续发展;近期都市圈省内部分全面实现小康;远期建成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空间集约、生态优良,社会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化都市圈。,28,3.2 发展目标,经济目标(近期),经济目标(远期) 都市圈远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8万元,其中省内11.2万元,29,城市化目标 做强做优做美做特各级城市,重点做大核心城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完善都市圈的空间结构,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近期总人口260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2%左右(省内58%),远期总人口320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6%左右(省内74%)。,30,社会目标(近期),31,建成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会展中心 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园区,建成国家教育科研基地 建成长江中下游区域文化、医疗卫生、体育中心 传承都市圈独特文化与山水城林景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环境优美,地位独特的一体化发展的都市圈。,社会目标(远期),32,城镇发展、产业布局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利用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都市圈走上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文明发展道路。,环境目标,33,4.1总体结构 总体结构:一个核心、两个圈层 发展重点:一带一轴三通道 发展策略:强化核心、提高沿江、带动纵深,4、空间结构,34,核心:南京都市发展区,都市发展区,范围:南京主城及其半 径30公里左右的区域。 发展要求:南京城市功 能重组和集聚新兴城市功能的重点区域。,35,二个圈层,核心圈层,核心圈层 范围:核心城市及外围半径50公里左右的城市和区域。 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交通的网络化、公交化、通勤化建设;强化核心与外围城镇的联系,形成城市化、郊区化互动发展的态势。,36,紧密圈层,紧密圈层 范围:核心圈层外围、距核心城市100公里左右的城市和区域。 发展要求:以“一带、一轴、三通道”为主体集聚发展,加强节点城市与核心城市、节点城市之间的联系。,37,一带一轴三通道,沿江城市带:包括南京、镇江、扬州、马鞍山、芜湖5个特大城市、大城市及仪征、江都、当涂、和县等中小城市。 城镇发展轴:从金湖、盱眙开始,经天长、南京、溧水至高淳。 三条通道:南京至滁州、凤阳通道,南京至句容通道,南京至全椒、合肥通道。,38,形成网络化与极化共同发展的都市圈空间结构。沿江城市带网络化发展,沿轴、沿通道城镇极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大区域性通道网络逐步完善;都市圈内部交通、通讯网络高度发达。,远景空间组织,39,4.2 空间分区组织,空间分区,沿江地区 沿轴线地区 沿通道地区 其它地区,40,沿江地区 人口、非农产业要向沿江地区集聚,省内结合沪宁、宁通城镇聚合轴的建设,形成制造业、服务业高度集聚,经济繁荣,人口密集,城市空间与开敞区域有机结合的发达城市化地区。 以城镇布局为主,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保证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都市型农业和城镇间生态隔离带建设空间。,41,沿轴线地区 城镇轴线集聚发展。依托交通走廊与设施网络,引导非农产业、人口、城镇向轴线重点区域集聚发展成片。 构筑多种交通方式,加强核心城市与轴线地区城镇及沿线城镇彼此之间交通联系的快速和便捷性,增强核心城市对轴线地区的带动辐射。,42,沿通道地区 引导沿线城镇点状布局,避免沿路发展 确保通道地区过境交通的高速、安全 保护通道地区的生态环境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和生态农业功能,43,都市圈重要的农业生产空间、生态开敞空间 提高区域的交通可达性和对外经济联系强度 集中发展城镇和工业区,实施据点式开发,其它地区,44,5、产业发展,总体要求 可持续发展要求 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 坚持市场导向 强调保障就业与提高农民收入,45,5.1 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 利用核心型都市圈的战略地位,依托枢纽型都市圈的交通、区位优势,发挥文化型都市圈的特色,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为原则,通过对都市圈内各类大型跨区域服务设施的整合发展,构建功能完善、竞争有序、全面协调发展的都市圈现代服务业体系。形成以南京为核心,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文化科教特色鲜明,辐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性服务枢纽。,46,5.2 旅游业,发展定位 促进都市圈旅游生产力要素的整合与联动,通过资源、产品、管理、政策等方面的合作,提高整体水平,形成系统开放、功能完整的旅游区域。,47,空间组织 根据都市圈的城镇空间组织规划,建设沿长江旅游带、沿城镇轴线旅游带、沿运河旅游带、环南京休闲度假旅游带,进一步密切与苏锡常都市圈旅游发展的联系。,48,5.3 信息产业,高起点发展信息服务业 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重点发展软件产业与IC设计制造业,49,5.4 产业集群,石化产业群 钢铁、建材产业群 机电产业群,50,5.5 农业,积极发展规模种养业,提升都市圈副食品供应的服务功能 围绕优势农产品及农业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在国内外流通的集聚和扩散功能; 推动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树立品牌,提升农业产品的外向化功能;提高农业利用外资水平,积极发展创汇农业,提升农业的开放度。,51,总体原则 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进程 按照市场规则,实现跨区域共建共享 适度超前 引导集聚发展、集约经营 促进都市圈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6、基础设施建设,52,6.1交通运输设施,交通发展策略 总体策略 完善放射通道,加强东西走廊,建设与管理并重,53,沿江“整体化”策略 目标:实现沿江地区整体协调发展 加强两岸横向通道建设 优化长江岸线利用 促进桥、港、城互动发展 合作建设物流区带,54,核心圈层“公交化”策略 目标:提升核心圈层的交通运输能力 合理加密核心圈层路网密度 加快普通等级公路环线建设 重视高速公路互通口规划建设 避免城镇空间无序蔓延,55,紧密圈层“高速化”策略 目标:满足都市圈交通联系“高速化”要求 完善核心城市与节点城市,主要节点城市之间高速公路网络,56,公路 高速公路与过江通道 建设宁淮、宁蚌、扬溧、马鞍山至溧水至太仓、滁州至和县、芜湖至溧阳高速公路等,延伸宁高高速公路至宣州、宁马高速公路至芜湖。 建设和完善南京、镇江扬州、马鞍山等过江通道,57,公路 干线公路建设与改造 改造和建设镇江至禄口机场一级公路、宁杭公路、宁扬沿江公路、宁镇沿江公路,宁巢高等级公路。 改造建设溧水句容仪征天长、铜井陶吴禄口湖熟汤山龙潭公路(二级以上)。 沿南京、扬州绕城高速公路加快普通等级公路环线建设。,58,铁路 促进区域客运走廊铁路高速化 ,建设京沪高速铁路 改造建设津浦、沪宁、宁马、宁西、宁淮、宁启、宁杭、淮扬铁路,59,快速客运轨道交通系统 宁扬区域轨道线 宁镇区域轨道线 宁马区域轨道线,60,长江岸线 建设和预留城市生活岸线,优化长江岸线利用 “长期预留,适时建设” ,加强两岸横向通道建设,促进桥、港、城互动发展 港口 大力推进南京港建设 进一步完善镇江港和扬州港,61,水路 整治芜申运河,句丹运河等 提升丹金溧漕河、通扬运河和秦淮河航道等级,62,航空 建设镇江、马鞍山、芜湖等地区至南京禄口机场的便捷、快速通道 在南京、扬州和淮安之间预留都市圈第二机场的建设余地 完善与建设芜湖、扬州等地方机场,63,物流 形成以南京为中心、沿江物流区带为骨架、镇江、扬州以及周边城市物流设施配套的都市圈物流体系 重点建设南京物流管理组织中心,整合沿江物流资源,建成沿江物流区带,实现都市圈各物流园区之间横向联合、纵向协同调度、利益共享,64,7.1 生态功能区划,沿江生态区 建设城镇间的生态防护隔离带 划定沿江水源保护区范围 保证长江类水质标准 筹建沿江危险固体废弃物区域性集中处置中心,7、生态环境,65,低山丘陵生态区 保护与建设并重,破坏预防与治理修复相结合 建设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不同级别和类型的自然保护网络 限制开山采石 提高林草覆盖率,66,沿湖(运河)生态区,建设沿京杭大运河水生态功能控制区 实施湖泊水环境治理工程,控制围网养殖面积 建设沿高邮湖、洪泽湖、女山湖、巢湖、石臼湖、固城湖湿地保护区,67,里下河平原水网生态区,充分挖掘未利用土地资源,进行造林绿化 因地制宜实行林渔、林农相结合,实现农田林网化 合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条件,形成以生态食品生产、加工、仓储、集散为基本环节的生态产业带,68,7.2 自然保护区,规划保护和建设各类自然保护区25个 风景名胜区16个 森林公园13个 各类保护区覆盖率不低于10%,69,7.3 生态防护林体系,因地制宜建设山林 建设水系和交通绿色廊道 建设沿湖生态防护林 依靠复合农林业建设,营造农田林网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建设城市生态廊道,

    注意事项

    本文(南京都市圈.ppt)为本站会员(大张伟)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