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特殊四边形性质” 的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9871993       资源大小:19.2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特殊四边形性质” 的教学设计.docx

    “特殊四边形性质” 的教学设计案例:“特殊四边形性质”的教学设计作者:吕伟东电子信箱:lvweidong2008http:/www.wendangku.net/doc/5282b31ede80d4d8d15a4feb.html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了解特殊四边形以及学过三角形这章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知识结构上打破了教材的编写顺序,从整体的角度探究特殊四边形性质。运用多媒体教学体现出直观、课容量大、容易接受的特点,为进一步的理论证明及应用起着提供数据和宏观指导作用,使学生学习本章具体内容时知道身在何处,使知识体系更加系统。本节课内容是四边形这章的理论基础,在该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情况分析:本班经历了一年多课改实践,学生对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有浓厚的兴趣,能运用几何画板这一工具进行简单的操作,形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风,从而乐于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与同学探索、发现、归纳、经历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的过程。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本节课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教学设备(两名学生一台电脑),利用笔者自制课件,借助几何画板把学生带入数学模拟实验室,以研究电动门的机械原理为切入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组员相互配合分别测量、搜集、分析、整理特殊四边形的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等数据,并总结其性质,通过人机对话方式把静态、抽象的几何图形变为动态、直观地演示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决策者、创造者和参与者,教给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新知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特殊四边形性质;2、培养学生自主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了解特殊四边形性质的形成过程;2、初步了解探究新知识的一些方法;情感与价值观:1、了解特殊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学生在观察、归纳、类比及实验教学活动中,体会成功后的喜悦;3、初步具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课型:试验探究式教学重点:特殊四边形性质教学难点:特殊四边形性质的发现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知识来源已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经过校门时,是否注意到电动门的机械工作原理(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1、电动门的网格和结点能组成哪些四边形?2、在开(关)门过程中这些四边形是如何变化的?3、你还发现了什么?解决问题:学生猜想:包括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当我们学习完本节知识后,其他问题就容易解决了。(意图: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生活事例,充分展示了数学的美妙,可以使学生容易进入情境和保持积极学习状态,激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二、整体了解,形成系统本节课从整体角度研究特殊四边形性质,为今后的个体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先研究四边形中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菱形正方形直角梯形提出问题:1、本章主要研究哪些特殊四边形?2、从哪几方面研究这些特殊四边形?3、矩形、菱形后面有正方形,那么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后面是否有图形呢?假设有是什么图形呢?如果没有,为什么?解决问题:学生操作电脑(用几何画板),了解本章研究的主要图形;教师个别指导。 1、包括: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2、从边、角、对角线、面积、周长、等方面研究。本节课主要从边、角、对角线三方面考虑;3、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后面应该是矩形,但不符合梯形定义,所以没有图形。(意图: 学生自主观察、分组讨论了解本章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系统;通过假设、猜想、推理、论证、否定假设获得新知识)三、个体研究、总结性质 1、平行四边形性质 提出问题:在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位置、大小变化过程中,请观察数据并找出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相对不变的性质。DO = 5.70 厘米BO = 5.70 厘米CO = 2.42 厘米AO = 2.42 厘米m ADC = 43.13?m ABC = 43.13?m BCD = 136.87?m DAB = 136.87?CD = 5.15 厘米AB = 5.15 厘米BC = 7.09 厘米AD = 7.09 厘米对角线角边平 行 四 边 形问题:在平四边形的形状的变化过程中,观察数据并找出边,角,对角线相对不变的性质。 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拖动B 点(学生操作电脑),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位置、大小,并观察数据的变化,从中找出相对不变的要素。在图形变化过程中, (1)对边相等; (2)对角相等;(3)通过AO=CO 、BO=DO ,可得对角线互相平分; (4)通过邻角互补,可得对边平行; (5)内外角和都等于360度; (6)邻角互补; (既属于平行四边形性质又属于矩形性质可以画箭头)按照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思路,分别研究: 2、矩形性质; 3、菱形性质; 4、正方形性质; 5、梯形性质; 6、等腰梯形性质; 7、直角梯形的性质。(意图: 学生运用电脑自主收集、描述、分析数据,把抽象的性质变为直观化、形象化,培养独立探究,自主自信,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教师总结: 特殊四边形性质 (意图: 掌握画箭头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事物个体既有该事物一般性质,又有自己的特点。既清楚地表达,又节省时间。)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OM = 2.21 厘米m QM N = 93.67?M N = 3.23 厘米边角对角线 解决问题:学生操作电脑,观察图形、分组讨论,教师个别指导。学生在分别演示开(关)门过程中,观察数据并总结: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的变化引起四边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而三角形没有这个特点(意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成功后的喜悦。)五、小结1研究问题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2主要从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三方面研究特殊四边形性质。 六、作业1平行四边形内角中,既有两个相邻的角相等,又有一组邻边相等,试判断它是什么图形。2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电动门,在开(关)门过程中特殊四边形的变化。学习效果评价针对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设计方案,预计下列学习效果: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通过学生自主测量、分析、整理数据并总结其性质,培养学生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达到初步理解特殊四边形性质的目标。在问题引入、了解整体、测量个体、总结性质的过程中,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及探究新知识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生演示开(关)门过程中,了解特殊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使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并体会成功后的喜悦;由于个体差异,针对教学目标难以达到的个别学生,根据教学的进展,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及时指导,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注意事项

    本文(“特殊四边形性质” 的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rrsccc)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