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常见的天气系统目标定位:1了解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概念。2掌握各种天气系统形成的天气变化特征。3能运用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联系天气变化的特点,分析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梳理:1锋面系统(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交界面(2)锋面的特点: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两侧温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Tag内容描述:

1、 课时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 吉林雾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被誉为我国“四大自然奇观”。回答12题。 1四大自然奇观中成因相同的是() AB C D 2关于四地地理环境共同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C夏季多雨 D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 【解析】第1题,吉林雾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四大自然奇观中都是流水化学溶蚀作用而形成,成因相同。第2题,。

2、 第38讲 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 考纲要求 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德国、俄罗斯。 知识讲解 一、欧洲西部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 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 (2)海岸线曲折 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有巴尔干、亚平宁、伊比。

3、 2012年江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宇宙中的地球(1) 【导读】从近年高考命题规律看,本部分内容侧重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时区和日界线的计算,晨昏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侧重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日照图几乎是必考内容。本部分内容从考查的形式上,有两个规律:一是直接以日照图或结合区域地理知识来考查,二是联系实际,以社会热点问题或现实生活情景作为试题的素材,或提供隐性信息。

4、 限时规范训练 8 大气环流与气候 时间:40 分钟 分值: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回答 12 题。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B 甲、乙中定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 C 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 D 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解析:丙气压带气流下沉,可能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或极。

5、特色专题地理原理示意图与地理过程示意图的判读,1,一、地理原理示意图 地理原理示意图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等.,2,本类示意图的判读要学会利用图中的符号(箭头指向等),来分析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顺序关系、因果关系等),并与基本原理结合,分析其内在的发生和。

6、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最新考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3 26,考点一地球自转的特征,知 识 整 合 1方向 (1)侧视: 。,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2周期,23小时56分4秒,昼夜交替,3. 速度,南北两极点,赤道,两极,深 度 思 考 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总结,(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3)60。

7、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右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A2月18日12时 B2月18日20时 C2月19日4时 D2月19日12时 答案A 解析北京时间为120E地方时,而长城站的经度约为59W,两地地方时相差约12小时,长城站的地方时要晚,计算。

8、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最新考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3 26,考点一地球自转的特征,知 识 整 合 1方向 (1)侧视: 。,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2周期,23小时56分4秒,昼夜交替,3. 速度,南北两极点,赤道,两极,深 度 思 考 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总结,(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3)60。

9、常见的天气系统目标定位:1了解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概念。2掌握各种天气系统形成的天气变化特征。3能运用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联系天气变化的特点,分析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梳理:1锋面系统(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交界面(2)锋面的特点: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大;附近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3)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天气分类概念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实 例冷锋云层加厚、大风、多雨雪天气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气温升高、气压下降、雨。

10、考点一 地方时、区时计算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1.时间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的甲、乙相比,_相对位置偏东,_时刻较早。,乙地,乙地,2.地方时 (1)含义: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_。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_分钟。 (2)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_。 (3)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_,地方时相差_小时,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为_时。,地方时,4,相同,60,4,2,3.时区与区时 (1)时区的划分 在地球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_个时区。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

11、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对气候影响 主题1 气压带、风带形成与分布规律 核 心 知 识 再 现,地球由于高低纬之间的_不均和_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三抓”:,冷热,地转偏向,1.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高效速记】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 地球表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其分布特点如下: 高压低压相间插,形成风带向低压; 热力动力齐上阵,热量水分大。

12、运动物体偏向,区时,考点一 自转意义地方时,核 心 知 识 再 现,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的甲、乙相比, 相对位置偏东, 时刻较早。,乙地,乙地,2.地方时 (1)含义: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_。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_分钟。 (2)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_。 (3)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_,地方时相差_,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为_。,地方时,4,相同,60,4小时,2时,3.时区与区时 (1)时区的划分 在地球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_个时区。 以本初子午。

13、回归,正午 太阳高 度,考点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核 心 知 识 再 现,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一天中太阳高度_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最大,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_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直射点,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_折线所示。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_折线所示。 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侧。

14、昼夜交替,恒星日,角速度,考点一 地球自转运动的特征,核 心 知 识 再 现,1.方向与周期 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问题。,(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北极上空俯视:呈 方向旋转(如图B)。 南极上空俯视:呈 方向旋转(如图C)。 (2)周期,逆时针,顺时针,昼夜交替,23小时56分4秒,2.速度,南北两极点,赤道,两极,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何处?一艘在大海上行驶的帆船,船上何处的线速度最大? 提示 赤道上,赤道长约4万千米。桅杆顶端。帆船在海上航行,可以看作船体围绕地心做圆周运动,而运动半径最大的是桅杆顶端。,高 分 。

15、考点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核 心 知 识 再 现,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一天中太阳高度_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最大,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_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_折线所示。,直射点,北回归线,c,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_折线所示。 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侧递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相关PPT文档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课件.pptx
200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中国的地形 ppt.ppt.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知识发现】.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相关DOC文档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常见的天气系统.doc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8 大气环流与气候限时规范训练.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宙中的地球(1)导学案.doc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配套章节训练 第五章课时知能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